手不释卷主要人物是谁,凿壁借光成语有关的历史人物是谁?

手不释卷主要人物是谁
主要人物:孙权和吕蒙,手不释卷,出处:《三国志吴书吕蒙传》注引《江表传》:光武当兵马之务,手不释卷;三国时,吕蒙是吴国的大将,一次 , 他点兵3万,用船80余只袭击荆州,水手一律身着白衣,大批精兵埋伏在船舱里,黑夜,船到当阳江边,烽火台的汉兵厉声盘问,吴军诈称是商船,要求靠岸避风,汉兵信以为真,约至二更 , 船上吴军突然袭击,占据了烽火台,随后,吕蒙带兵长驱直入,轻取荆州,吕蒙作战勇猛,平时却不肯读书,孙权劝道:你读点历史和兵法,用兵更高明,孙权道:汉先武帝从前行伍出身,却手不释卷,从此 , 吕蒙勤勉自学,受益匪浅;手不释卷:手里不离开书本,形容读书勤奋 。凿壁借光成语有关的历史人物是谁?卧薪尝胆 越王勾践破釜沉舟 , 项羽闻鸡起舞祖逖,凿壁借光匡衡负荆请罪 , 廉颇完璧归赵,蔺相如鞠躬尽瘁诸葛亮乐不思蜀,刘禅入木三分,王羲之图穷匕见,荆柯三顾茅庐,刘备杀妻求将 , 吴起手不释卷,吕蒙胸有成竹苏轼搞了这么多给采了吧,谢谢
10个成语典故及人物,内容?1.三顾茅庐


【释义】刘备曾三次到诸葛亮的茅庐拜请诸葛亮出来辅佐自已打天下 。比喻诚心诚意,一再邀请、拜访有专长的贤人 。


【语出】马致远《荐福碑》:“我信着半间儿草舍;再谁承望三顾茅庐 。”


【人物】汉末,曹操坐据朝廷 , 孙权拥兵东吴,汉宗室刘备(今河北省涿州市人)听说诸葛亮(今山东临沂市沂南县人)很有学识才能,就和关羽、张飞带着礼物到隆中(今河南南阳城西,一说为湖北襄阳城西南)卧龙岗去请诸葛亮出山辅佐他 。恰巧诸葛亮这天出去了,刘备只得失望地转回去 。不久,刘备又和关羽、张飞冒着大风雪第二次去请 。不料诸葛亮又出外闲游去了 。他们第三次访诸葛亮 。到时,诸葛亮正在睡觉 。刘备不敢惊动他,一直站到诸葛亮自己醒来,才彼此坐下谈话 。诸葛亮见到刘备有志替国家做事,而且诚恳地请他帮助,就出来全力帮助刘备建立蜀汉皇朝 。


2.孺子可教


【释义】指年轻人可培养 。


【语出】西汉司马迁《史记留侯世家》:“父以足受,笑而去 。良殊大惊 , 随目之 。父去里所,复返,曰:''''孺子可教矣 。’”


【人物】张良,字子房 。他原是韩国的公子,姓姬,颍川城父(今河南省宝丰县李庄乡古城村)人 。因行刺秦始皇未遂,逃到下邳(今江苏省睢宁县)隐匿,才改名为张良 。


有一天,张良在桥上散步遇到一个穿褐色衣服的老人(黄石公,隐士) 。那老人的一只鞋掉在桥下,看到张良走来,便叫道:“你替我去把鞋拣起来!”张良便下桥把鞋捡了起来 。那老人又对张良说:“来!给我穿上!”张良便恭敬地替老人穿上鞋 。老人站起身,一句感谢的话也没说 , 转身走了 。


张良愣愣地望着老人的背影 , 猜想这老人一定很有来历 。果然 , 那老人走了里把路,返身回来,说:“你这小伙子很有出息,值得我指教 。”后来老人交给张良一部《太公兵法》说:“你要下苦功钻研这部书 。钻研透了,以后可以做帝王的老师 。”后来,张良研读《太公兵法》很有成效 , 成了汉高祖刘邦手下的重要谋士,为刘邦建立汉朝立下了汗马功劳 。


3.四面楚歌


【释义】四面都是楚人的歌声 。后用来比喻四面受敌;处于孤立无援的处境 。


【语出】梁启超《中国国会制度私议》:“殆陷于四面楚歌之中;反恃解释条文以持其说 。”


【人物】项羽(今江苏宿迁人)和刘邦(今属江苏丰县人)原来约定以鸿沟(在今河南荣县境贾鲁河)东西边作为界限,互不侵犯 。后来刘邦听从张良和陈平的规劝,觉得应该趁项羽衰弱的时候消灭他,就又和韩信、彭越、刘贾会合兵力追击正在向东开往彭城(即今江苏徐州)的项羽部队 。终于布置了几层兵力 , 把项羽紧紧围在垓下(在今安徽灵璧县东南) 。这时,项羽兵少缺粮,夜里又听见四面围住他的军队都唱起楚地的民歌:“难道刘邦已经得到了楚地了吗?为什么他的部队里面楚人这么多呢?”心里已丧失了斗志,骑上马带了仅剩的八百名骑兵,从南突围逃走 。边逃边打,到乌江畔自刎而死 。


4.老当益壮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