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春习俗,广东人立春哪些习俗

立春习俗
【立春习俗,广东人立春哪些习俗】
1、鞭春牛:又称鞭土牛,起源较早后来一直保存下来,山东民间要把土牛打碎,人们争抢春牛土谓之抢春,以抢得牛头为吉利 。
2、咬春:立春时有自己的食品,主要是春饼萝卜五辛盘等,每逢立春时节,街市上都有不少叫赎春卷的小贩 。
3、祭祖:在许多地区立春要祭祀祖先,如广东新安县志载,民间以是日有事于祖祠,在立春时供奉祖先的食品也较特殊 。
4、躲春:立春对部分人群有不利的影响 , 更甚者会影响一年的运气,所以躲春的习俗就出现了 。
5、拜太岁:中国有迎太岁的习俗,把太岁想象成了值班的神,迎太岁就能平安富足 。

立春习俗,广东人立春哪些习俗

文章插图
广东人立春哪些习俗贴对联,年夜饭,发红包,拜年!
上海立春习俗春幡也用于悬挂 , 立春之日,士大夫之家,剪彩为小幡,叫作“春幡” 。或缀于花枝之下,或悬于佳人之头 , 农家小院里的大门上都要贴上用红纸书写的对联,对联的内容大致是“瑞雪丰年 , 八方献瑞”“春风得意,六合同春”或“一门欢笑春风暖,四季祥和淑景新”等联语 , 院内屋内墙上也贴满“迎春”“宜春”以及“福”字 。春幡把农家的屋里屋外装扮得春意浓浓 。“剪绮裁红妙春色,宫梅殿柳识天情 。瑶筐彩燕先呈瑞,金缕晨鸡未学鸣 。”这首古诗写的就是春色满院 , 欢乐迎春的情景 。
由于古代社会立春有官民同庆的惯例,京城里的皇帝都很重视,地方官员也要照例做做样子 。明清时,立春前一天 , 上海知县要以彩仗迎春 。县官要走出县衙,到社坛祭芒神、土牛,然后下田扶一下犁把 , 举行试耕仪式,以示劝农,重视农事 。迎春仪式后,县衙里会雇一名乞丐 , 饰以官服 , 令乞丐坐在翻过来的八仙桌上,由兵卒抬着,跟在知县后,称为“春官” 。有一句俗谚叫“叫化子做春官 , 也有这一天” 。
那个年代的老上海,严重缺少娱乐项目和玩具,冬去春来,孩子们的脸上都显得格外兴奋 , 光绪庚辰刻本《续刊上海竹枝词》记载:“东风淡荡兴遍赊 , 翠袖青裙笑语哗 。村女亦知春色好,鬓边斜插小桃花 。”立春之日 , 最高兴的要数小孩子了,女子鬓角边插一支小桃花,也算是唐宋遗俗的保留,有的女孩还要剪彩为燕 , 称为“春鸡”;贴羽为蝶,称为“春蛾”;缠绒为杖 , 称为“春杆” , 戴在头上,十分好看 。有些妇女会用绢制作小娃娃,名为“春娃”,佩戴在孩童身上;有的地区缝制小布袋 , 内装豆、谷等杂粮,挂在耕牛角上,取意六畜兴旺,五谷丰登 , 一年四季,平安吉祥 。
此外许多基层村社在立春日也会举办“迎春会”,找个十多岁的少年化装成一个官老爷,身着纸做的官帽靴 , 骑着个牛,前往祭祀坛,沿途敲锣打鼓,放鞭炮以迎春天到来 , 祈祷保佑来年丰收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