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林:面对抑郁情绪该如何自救?

中新社北京10月10日电 题:面对抑郁情绪该如何自救?
——专访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第六医院院长陆林
作者 刘洋
10月10日是世界精神卫生日 。近年来,心理健康问题逐渐进入大众视野并成为热点话题 。如何帮助抑郁症患者打破“主动求医”门槛?面对抑郁情绪该如何自救?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第六医院院长陆林接受中新社“东西问”专访 , 对此进行解读 。
现将访谈实录摘要如下:中新社采访人员:常见的精神障碍疾病有哪些?有哪些征兆?为何难以预防?
陆林:常见的精神障碍包括抑郁障碍、焦虑障碍、精神分裂症、双相障碍、创伤后应激障碍等 。精神障碍的征兆根据不同的疾病表现不同,有些也可能存在一些共性,比较常见的包括情绪持续低落或焦虑、社交和人际关系困难、出现明显的行为异常或不断重复的动作、强烈的幻觉或妄想、持续的睡眠问题或体重变化、注意力不集中或记忆力减退、社会功能明显下降等 。
精神障碍的发展受到遗传、环境、个体心理因素等多个因素的综合影响,发展过程较为复杂 , 具体机制尚不完全清楚,因此预防有一定难度 。另外一些精神障碍疾病在早期缺乏明显症状,加上人们认识不够,往往容易被忽视或误解,也导致预防措施应用困难 。
中新社采访人员:抑郁症的治疗难点是什么?
陆林:抑郁症的病因目前还不是特别清楚,因此临床治疗有很多难点,主要体现在:一是病因复杂,药物起效慢 。抑郁症的病因涉及多个因素 , 包括遗传、生物学、心理、社会因素等,这增加了治疗的复杂性 。患者对治疗的反应和需求个体差异大,同时目前大部分抑郁症治疗药物起效较慢 , 因此找到适合每个患者的最佳治疗方法需要较长过程 。二是就医意愿低,治疗依从性差 。虽然随着媒体报道增多,人们对于抑郁症的认识提高,但歧视等问题导致很多抑郁症患者不愿到医院就医 。另外抑郁症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可能面临治疗依从性的问题,包括遵循医嘱、坚持服用药物和参与心理治疗等,都需要患者和家属长期配合 。
中新社采访人员:精神障碍患者难以主动就医的原因是什么?如何帮助患者打破“主动求医”门槛?
陆林:精神障碍患者难以主动求医的原因 , 首先要从精神障碍的分类来看 。重性精神病患者往往没有自知力,无法意识到自己的疾?。?因而不会主动求医 , 这时候就需要家属和社会来帮助他们 。
非重型精神障碍患者 , 也就是常说的焦虑、抑郁等精神心理疾病患者难以主动求医的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对疾病重视不够,患者认为焦虑症、抑郁症等不是疾病,无需求医 , 或者他们认为求医也治不好;二是社会问题,一些患者惧怕社会偏见,害怕会因此被周边人议论、歧视或是被心仪的就业岗位拒绝等;三是患者对精神障碍的症状认识不到位,无法辨认自己是否患病 。
比如抑郁症除了情绪持续性低迷以外 , 还有躯体化症状表现 。有的患者情绪还可以,但经常有头疼、没食欲、失眠或者呼吸不畅等身体不适 。这些患者到神经内科、肠胃科等科室反复检查后却没有查出病因 , 从而引发更大的焦虑 。如果人们对于抑郁症症状的了解有所加深,将会有意识地去精神心理科排查病因 。
因此,在帮助精神科患者打破“主动求医”门槛时,首先,要加大科普教育和知识普及宣传活动,向社会大众提供关于精神心理健康和精神障碍的准确信息,消除社会对精神障碍的误解和偏见,增强患者对精神心理健康的重视和了解 。其次,建立支持患者的社会网络,涵盖家庭、朋友、同事和社区组织,这些渠道可以提供情感支持、信息分享和鼓励,使患者感到受理解和被接纳 。另外,降低求医门槛,包括提供在线咨询、电话咨询和社区心理健康服务 , 为患者提供方便、隐私和易接近的咨询和治疗渠道 。同时也要做好家庭亲属的培训和辅导工作,帮助他们理解和支持精神病患者 , 并积极配合、参与治疗过程和后期的康复 。
最重要的是 , 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需求,以尊重和理解的态度对待每个患者的治疗意愿和节奏,同时提供针对性的治疗方案和支持服务,帮助减少患者对治疗的不安和抵触情绪 。
【陆林:面对抑郁情绪该如何自救?】中新社采访人员:部分抑郁症患者因害怕副作用等缘由,对于服用抗抑郁药物有一定抵触心理 。您对此怎么看?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