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 【藏界资讯】瓷器收藏应该注意的一些问题

【【资讯】 | 【藏界资讯】瓷器收藏应该注意的一些问题】【资讯】 | 【藏界资讯】瓷器收藏应该注意的一些问题

文章图片

【资讯】 | 【藏界资讯】瓷器收藏应该注意的一些问题

文章图片

【资讯】 | 【藏界资讯】瓷器收藏应该注意的一些问题

瓷器是中国历史不可缺的重要部分 , 有着很高的艺术收藏价值 , 收藏者众多 。 同时 , 瓷器收藏还是一门学问 , 收藏者需要对其收藏规律和理论有一定的了解 , 才能避免上当受骗 。 那么 , 瓷器收藏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 该如何进行鉴别呢?

古陶瓷鉴定收藏 , 要善于学习和积累经验 。 既要掌握辨伪识真的本领 , 也要提升自己的审美修养 。 要了解历代的工艺美术史、艺术史 , 同时也要将自己的知识系统化、条理化 , 避免盲人摸象、一叶障目 。 因此 , 瓷器的鉴别建议从以下八个方面入手:


一、看器型

许多瓷器都是有时代特征的 , 有其独特的形状、大小等风格特征 , 各朝代之间相差很大 。 比如梅瓶、玉壶春瓶 , 宋元明清均有烧制;但洪武梅瓶口为梯形 , 元代的梅瓶胸大 。 瓷器爱好者可多留意文物图录上每一个朝代器物的形状、大小 , 并用心记下每一朝代的标准器型 , 在实际辨别中做到心中有数 。

二、看胎质


鉴别胎质要从瓷器有圈足及底部的露胎部分看 , 古代瓷器的胎质一般较粗糙些 , 略泛黄色;而仿古瓷器的胎质较为洁白、精细 。

三、看釉面

观察瓷器的釉质 , 一般要注意其釉质的粗细、光泽的新旧 。

第一类 , 使用过或者陈设过的瓷器 , 上面的痕迹和年代感是现代仿品无法触及的 。

第二类 , 从未使用过的瓷器 , 上面没有使用过的痕迹 , 属于“库藏” , 因年深日久 , 釉面的关泽也是柔和的 , 有一种自然的“韵光” 。

第三类 , 出土的瓷器 , 因瓷器在古墓中时间太久 , 釉面表层收到化学侵蚀 , 形成了吃土的现象 , 釉面发乌 , 用放大镜看能看见很多吃土的土斑 。

四、看釉泡

看釉泡主要是看白釉层部分 , 而不是色釉层 。 因为古时候的柴窑和现在的气窑烧制出来的气泡是截然不同的 , 如官、哥窑釉泡之密似攒珠 , 汝窑釉之疏若晨星 , 以及宣德釉面有所谓的“棕眼”等 , 这些都是不易仿作的特征 , 可以当作划分时代的一条线索 。

五、看纹饰

纹饰特征表现在题材、彩料、画法等方面 。 如早期的青花、釉里红 , 因为尚未充分掌握原料的特性 , 所以常有色调灰暗或变为绛褐或灰黑色甚至流散的缺点 。 此外 , 如元末明初有些使用进口青料的瓷器 , 虽以颜色浓艳渲赫一时 , 但色调极不稳定 , 很不适于画人物 , 因而在元代纹饰中画人物的较少 。 类似这些就表现为纹饰上的时代特征 , 往往为后世仿品所忽略 , 倘能加以注意 , 自然对于鉴别真伪会有一定的帮助 。

六、看青料

青料指制作青花瓷所用釉下彩料 。 青花瓷是明、清主流瓷 , 各个朝代所用的青料不同是有准确记载的 , 而不同青料的呈色是有很大的差异的 , 由于青花五彩和斗彩瓷也都要使用青料 , 故而以青花的呈色来为彩瓷断代 , 一定要注意区分凝聚斑和铁锈斑 。

七、看底足

自古就有“看瓷先看底”之说 , 研究各个时代不同形式的器足特点 , 找出瓷器继承、发展、演变的规律十分重要 , 很多工艺都可以作为断代的工具 。 比如元代工匠在底足处理时 , 是先挖后削 , 一般是右手握削刀 , 由外向内 , 是按逆时针方向操作的 , 在器胚上会留下螺旋痕迹 , 于中心收刀 。

八、看款识

根据款识以定瓷器之新旧真伪 , 是鉴别工作中比较重要的一个环节 。 自明代永乐年开始 , 各朝代官窑瓷器的底部都印有帝王年号款 , 如“大明宣德年制”、“大清康熙年制”等 。 各朝代瓷器的底款所用的字体、格式截然不同 。

综合上述内容不难看出 , 历代瓷器在器型、胎质、釉面、釉泡、纹饰、青料、底足、款识等方面都具有各自的风格和特点 , 成为鉴定瓷器的各项依据 。 但是 , 收藏是不能一概而论的 , 普遍规律中也常有特殊规律 , 必须考虑到例外情况 。 微拍堂特邀古陶瓷鉴定专家提醒 , 鉴定瓷器时 , 不能拿着条条框框去套 , 而要将各项依据、因素、信息综合起来考虑 , 反复推敲、慎重定论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