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职|领英职场即将停服,外企不香了?( 三 )


本土企业迅猛发展 , 也使得年轻人对求职岗位的偏好发生转变——近年来人工智能AI技术的热潮 , 带动应届毕业生的从业偏向 。
鲍艾乐表示 , 2023年一季度应届毕业生更偏好技术类岗位 , 26.1%的应届毕业生选择求职技术岗位 。 应届毕业生变得更偏爱数字科技服务行业及人工智能等风口行业 。

网络截图
04 “好工作”不再局限 ,
就业变得灵活
最近十年 , 李育辉一直为中国人民大学本科生开设职业生涯规划课程 , 近期她明显感觉到年轻学生身处内卷的压力中 。 “就业的压力会由外向内逐层传递到大一学生这里 , 越来越多同学会选择考编考公这样更有安全感的选项 , 除此之外 , 在职业选择上 , 也呈现出多极化的现象 , 除了希望求稳定或者求发展之外 , 更加灵活自由的就业方式也成为一些同学青睐的选项 。 ”李育辉说 。
前几天 , 李育辉访谈了刚过完30岁生日的职场人王树 , “作为一名90后 , 他的职业路径也很有代表性:原本在外企干得好好的 , 但觉得工作按部就班 , 很渴望挑战 , 渴望在职场弯道超车 , 于是跳槽到一家头部民营企业 , 快节奏、高压力、高回报 , 收获和成长也是成倍增加 。 但是工作了一年多 , 他决定再次跳出来 。 ”
谈及跳槽的原因时 , 王树说逐渐找到了匹配自己的工作方式 , 他既不想回到节奏较慢的外企 , 也不想再卷到高增长的民企了:“想做一个相对自由、有弹性的工作 , 希望自己能够掌控自己的工作节奏 。 ”现在王树加入一家工作室 , 通过项目制获得报酬 。
像王树一样身在外企却决定开启灵活就业的人不在少数 。 此前 , 媒体就报道过28岁从外企辞职的阿楚 , 到云南翻咖啡豆的故事 。 “外面都在讲外企好 , 福利好、待遇好 , 又很躺平 , 30岁之前就有年薪百万的 , 但真正进去了 , 却和听说的不一样 。 适不适合只有自己知道 。 ”
后来 , 阿楚决定做点体力活:到云南普洱的咖啡庄园里晒豆子、翻豆子;在三亚的咖啡饮品店做吧台小妹 。 对她来说 , 放弃的那些并没有什么值得惋惜的 , “我获得的反而更多 。 ”

调研结果截图
在李育辉看来 , 王树和阿楚的个案很具有代表性 , “年轻人择业的个性差异化变大 , 如果在家庭条件允许的情况下 , 很多年轻人会综合考虑兴趣、能力、待遇等条件 , 最终选择一个与自己最匹配的工作 。 ”
“对企业而言 , 如果无法识别员工的真实需求 , 那么福利、制度、晋升、稳定的就业环境等这些看似有吸引力的选项 , 都无法成为核心要素留住那些想正视自己的年轻人 。 “李育辉观察到 , 在今天的就业市场上 , 定义“好工作”很难再有统一标准 , 这是今天年轻人职业选择最大的变化 , “以前大家对什么是‘好工作’比较容易达成共识:高薪、稳定、有光环 。 但今天即便是因为外部经济环境波动而选择稳定工作的年轻人 , 依然有属于自己对‘好工作’的标准 。 ”
“过往对于好工作的标准 , 大部分人都用‘钱多、事少、离家近’来简单概括 。 但是今天很不一样了 。 ”鲍艾乐也认为 , 除了薪酬福利是所有求职者的心之所向 , Z世代求职者 , 他们还更看重行业发展以及工作内容是否是自己感兴趣的 。
(文中 K、Rose、王树、阿楚均为化名)
(图片为网络截图、受访者供图)
撰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张知依
【求职|领英职场即将停服,外企不香了?】统筹/林艳 张彬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