瓷器落款:乾隆年制和大清乾隆年制区别?瓷器篆书底款都有哪些( 三 )


嘉庆民窑的款识,楷、篆并有,六字或四字,大都草率不规,有的带有方框 。与乾隆民窑一样,有的篆款中也夹有难以辨别的半边字体 。
民国时仿写的嘉庆篆书款,笔划纤细,多有间断;红彩款的彩色,明亮如漆 。
六.道光时期款识特征
道光官窑款识与嘉庆时体式基本相同,多用篆书,少有楷书 。篆款书体为铁线篆,行笔圆润流畅;楷书款,圆润工整,篆书款,六字三行横排的,无圈栏;六字一行横排的,多数落于器外口沿下或中腰 。楷书款,多六字三行横式排列,围以双圈环,有青花、金彩、红彩款及刻款 。白釉器青花款与刻款兼有,刻款为六字楷书两行竖式 。窑变釉、茶叶末釉及炉钧釉器是的刻款,为篆书六字三行横式 。
道光御用器中的“慎德堂制”楷书款识,以侧锋书写,字体秀丽 。以后的咸丰官窑,也继承了这种工艺的侧锋书体 。凡署“慎德堂堂制”款的器物,均制作精湛,堪称为当时高水准的艺术品 。
“退思堂制”款,书法与“慎德堂制”款一样,同属官窑器,有的还于四字款前,冠以“睿府”或“睿邸”二字,证明退思堂是睿亲王端恩、仁寿的府邸堂号 。
“定府行有恒堂珍宝”款,是定王府定亲王奕绍、载铨订烧的器物,款字也有侧锋书写;有的不加“定府”二字,仅署“行有恒堂”,但器物制作同样精细 。署“嘉庆癸酉行有恒堂制”与“咸丰元年行有恒堂制”款的,均为皇室贵族的专用器物 。
后世仿道光器物,除粉彩、斗彩、青花官窑器外,署“慎德堂制”款的也属有所见 。光绪时仿品,款识字体用笔无力,红彩款色调红中泛黑,民国时的,反而有些相近 。民国仿道光官窑款识,笔划柔腻纤细;青花漂浮晕散,笔路断断续续,并多向两边分离,形成中空的现象 。
七.咸丰时期款识特征
咸丰时期,再次兴起以楷书署款的风气 。官窑多署楷书款,侧锋运笔,字体工整清秀;排列形式,或为六字两行竖式,或为六字三行横式,均无圈栏 。除青花款外,还有红彩款与刻款 。红彩款识色淡鲜亮,笔划清秀;后仿的咸丰红彩款,色调则是红中泛黑,字形粗拙 。刻款楷、篆皆有,以楷书为主,多刻于本朝窑变釉、白釉器与仿宣德白釉暗刻束莲纹器的砂底上 。
民窑器中图章式的篆书款,嘉庆、道光时始用,咸丰时十分盛行并影响到后世 。这类篆款,除少数略工细者外,大多草率不规;极为潦草的一类,笔划部书写不全,同时采用盖印技法 。
此时仿“成化年制”与“雍正年制”的款识较多,亦有仿“天启年制”、“大明天启年制”等的;刻、写兼有,而最多用的是铁釉地的黑色刻款 。
八.同治时期款识特征
同治时期以楷书款为主,呈六字两行或四字两行竖式排列,字体工整,布局严谨,以青花或红彩书写,青花色调浓艳 。
无边圈的篆书款或楷书款,用金彩书写.无边框的楷书刻款,多见于窑变釉器、白釉器等 。
署“燕喜同和”楷书款的器物,是同治皇帝行大婚礼时烧制的 。红彩款多书于白釉器底,金彩款则书于粉彩珊瑚红釉器上 。
署“体和殿制”款的,是慈禧太后的专用瓷 。款识以青花、墨彩、赭红彩书写,也有刻款 。所写篆书,字体文正,结构严谨 。后仿的这类款识,书体均欠工整 。
民窑器多用红彩印章式篆书款,款识均草率而欠工细 。
九.光绪时期款识特征
光绪官窑的款识,楷、篆并用,但以楷书为多;其楷书,字体修长,工整清秀,青花色泽或深或浅 。金彩、红彩及刻款的体式,大体同于前朝 。楷书款中,四字两行六字两行竖式,六字三行的为横式,多数不饰圈栏,
署“大雅斋”款是慈禧太后专用器,三字红彩款,一行横列,字体工整 。“天地一家春”红彩篆书椭圆形图章款,与“大雅斋”款相配,落款于同一器物的同一画面上(天地一家春“是圆明园中著名的一组建筑群 。
“永庆长春”与“长春同庆”红彩楷书款器,与“大雅斋”款器物一样,同属官窑 。
此时大量的民窑霁蓝釉方瓶、赏瓶等,制作粗糙,所署青花、金彩(洋彩)、干支纪年与龙纹图纪款也比较草率 。仿前朝各款均欠规范 。
民国时期的仿光绪器物,款识字体柔弱,不够规整 。
十.宣统时期款识特征
宣统时期官窑款识,有青花、红彩、赭彩与墨彩款 。青花款均为楷书,字体工整清秀,色泽明快,为六字两行竖写式,无圈栏;红彩、赭彩与墨彩款则兼用篆书体式 。此时官窑器稀少,但很精致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