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图高清版大图 中国地图全图 高清( 三 )


▲秦岭深处也可以种水稻 。摄影/胡
在华北,京郊的大米因品质优良,百年前就与贡品“脱圈”了 。山东章丘明水香米已有2000多年的栽培历史,因品质优良而被选为贡粮 。有“炊香满村”的美誉 。北京海淀上庄地区水资源丰富,很早就种上了水稻 。清朝康熙帝亲自在这里培育“御稻” 。如今,靖西大米不仅以其品质而闻名,而且在靖西发展出了丰富多彩的稻作文化 。
▲农民在宁夏银川平原插秧 。摄影/李本建
内蒙古、宁夏的河套平原湿地众多,素有“塞外江南”之称 。黄河冲积带来了平坦的耕地和河水灌溉的便利 。近年来,土地盐碱化的成功,使水稻种植成为新的致富途径 。2019年,河套平原水稻大丰收,亩产已达1000斤 。
即使在干旱地区的西北高原,也有稻浪 。
“出海时代”:超级水稻“变身”记如果把目光放在华北和长江流域以外,从云贵高原上的坝子到台湾省和海南的沿海平原,从珠江三角洲到香港最大的平原元朗平原……在所有重要的区域粮仓,现在稻浪汹涌,年年丰收 。
▲广西龙胜梯田 。摄影/邱新生
如果你想参观优质大米的原产地,你应该去中国的天然农业“温室”,那里有良好的热带光温资源和生产优质大米的自然条件 。四面环海,拥有全国最好的空气体指数,是农业科研人员心目中的育种天堂——
海南
作为唯一一个完全位于热带的省份,海南自古以来就是天然的植物实验室 。
▲海南东方市的稻田 。图/视觉中国
现在,举世闻名的杂交水稻的突破口是51年前袁隆平的助手李碧湖在海南发现的一种雄性不育野生稻 。1976年,国家开始大规模推广杂交水稻,种植208万亩,增产幅度普遍在20%以上 。至此,中国人的饭碗开始稳固 。
▲三亚袁隆平水稻种植基地(三亚水稻国家公园) 。摄影/何荣
海南南繁基地是中国种业的“硅谷” 。一代又一代的农业科研人员,像候鸟一样,每年冬天都要“迁徙”到这里,为水稻增产的愿景而奋斗 。今年5月10日,在海南三亚,袁隆平团队的超级杂交稻平均亩产达到1004.83公斤,而在100多年前的清朝,中国水稻平均亩产只有这个数字的1/10左右 。
上个世纪,西方学者提出了“下个世纪谁来养活中国”的难题 。
▲中国杂交水稻分布示意图 。制图/僧侣
如此优质的中国杂交水稻早已走向世界 。1979年,中国杂交水稻引入美国,因增产165%以上,被称为“东方神奇水稻” 。中国的杂交水稻开始传播到60多个国家,年种植面积超过600万公顷 。马达加斯加是中国杂交水稻种植最广的国家,连钱上都印着水稻图案;当时占城水稻是从越南传入江南的,现在越南从中国大量进口杂交水稻...
▲杂交水稻印在马达加斯加最高面额的货币上 。
如果说杂交水稻让中国人爬上了从吃饱到吃好的关键一步,那么海水稻就代表了人类探索自然的精神 。
海水稻不是生长在海水中的水稻,而是耐盐水稻的别称,可以改善环境,米质优良 。培育海水稻也是袁隆平院士晚年的一个夙愿 。“如果海水稻研究成功,至少将增加1亿亩耕地”,中国数亿亩盐碱地也将飘着稻花香 。
▲浙江温州的“海水稻”秋天成熟,农民在田里收割 。图/视觉中国
1986年,科学家陈日升发现了一种野生海水稻 。2016年,袁隆平院士牵头成立青岛海水稻研发中心,开始专门从事耐盐水稻研究 。
▲广西靖西,河流蜿蜒在稻田间 。摄影/熊科
从山东东营黄河口,到青海柴达木盆地,一路到新疆喀什,面对不同类型的盐碱地,袁隆平院士和他的团队离开绿色海水稻育苗试验田,团队到迪拜沙漠地区,成功种植海水稻 。
水稻的适应性令人印象深刻 。稻浪就像海浪,能让离海洋最远的地方与大海相通 。
▲广西贵港,稻子郁郁葱葱 。摄影/卢文
从一株逆袭的“野草”到亩产1000公斤的超级战士,水稻像长江一样温柔,在东北黑土地上茁壮成长,能在中国各地壮丽的山河中生根发芽,将进入一片“不毛之地”为人类的餐桌开疆拓土 。
“愿天下无饥荒,愿稻子能乘凉 。”这部起源于农业大国的史诗,是如此的强烈和精彩,以至于它会继续唱很久 。
▲“人就像一粒种子 。做个好种子 。”摄影/杨沫
-结束-
文姬苹果,九月,李易
文本编辑|苹果
图片|乃夫、朱
参考数据
杂交水稻 。工程,2020.6
海水稻产业发展趋势与前景《农业展望》2020年10月
《中国稻米史》,岳玉峰主编,沈阳出版社,2019年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