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朔谁代表我谁死全家?王朔是谁?( 三 )
王朔定义中产阶级:中产阶级不见得要从经济收入上划分,安于现状的,尊重既有社会 等级和道德规范的都可在观念上列入中产阶级 。
王朔说好莱坞:好莱坞就是中产阶级价值观集大成者,也是宣传爱国主义的,也是尊重家庭伦理道德的,故事结尾也是大团圆的,正义终于战胜邪恶 。他们是最尊重观众的,可以说把检查制度设在观众席上 。
王朔说思想:思想是发现,是抗拒,是让多数人不舒服的对人性本质和生活真实的揭露 。王朔说人:卑贱者最聪明,高尚者最愚蠢 。
王朔说商人:商人,心中是最装着人民的,在这里"一切为了人民"和 "一切为了金钱"这两个口号是不打架的,为最广大人民群众所接受的同时也是利润最丰厚的 。
王朔论相信群众:过去我是相信群众的,认为群众的眼睛即便说不上雪亮,也是睁着的,在金庸这件事上我栽了跟头,看来大家说好,也不见得真好 。有时大家真能同心协力一齐编个弥天大谎 。
王朔忘不了的谜语:墙和墙说什麽----在拐弯那儿碰头 。
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到九十年代初,王朔累计发表了近三十部中长篇小说 。这些小说几乎每部都引起了大批读者的阅读兴趣,甚至连用小说中精采对话摘录而成的《我是流氓我怕谁》、《编辑部的故事》等书也同样让读者津津乐道 。1992年影坛就因连续推出五部根据王朔作品改编的影视剧而被称为“王朔年” 。有人曾经作过这样的描述:“一般老百姓说不出当代小说家除了王朔之外还有谁” 。(《名人眼中的王朔》,华艺出版社1993年版)这句话虽然不免有点夸大,但却道出了一个事实:王朔小说在大陆当代文坛的影响不容忽视 。
一些批评基于“从纯文学的角度看,王朔的小说并不能算是真正的小说”的思维定式,列举诸如操作模式化、人物类型化等通俗文学的基本特征加以贬斥,认为其作品没有什么高妙,应该作冷处理 。(刘其林:《对“王朔热”作冷处理》,《社会科学动态》1993年第2期)这种混淆两种文学批评角度的教条做法,只能造成对作品人为的贬低,是“用纯文学的运行机制和审美要求原封不动地去套通俗文学”(范伯群:《张恨水研究和通俗文学理论建设工程》,《通俗文学评论》1994年第4期)另一些批评则忽视了通俗文学在当代发展过程中应有的变化 。如王朔所说的那样,“习惯于拿过去的东西来参照现在的东西”(王朔:《王朔自白》,《文艺学习》1988年第2期),用传统的通俗小说的固定模式,来匡范王朔小说,因为王朔小说中出现的叛逆精神和当代民间意识而将它们归为所谓新潮小说加以评判 。这种视野狭窄的批评同样造成了对王朔的误读,让人难以信服 。
我们认为,对王朔这样一位以当代生活为题材的通俗作家,只有将他的作品放到当代文学的视境下加以观照,从通俗文学的当代性出发分析其得失,才能不失评判上的公允 。
所谓通俗文学的当代性,即通俗文学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学样式在当代历史阶段所应该表现出来的文学特征 。就具体作品而言,主要表现为:
首先,作品所表现的内容应该既能吸引读者,又能反映出当代某些特质的方面 。通俗文学是一种大众文学,也是一种乐众文学,它原本是为了满足人们的消遣而被创造作来的,给读者以愉悦快慰 。在阅读过程中让读者得到放松,是通俗文学受到普遍欢迎的第一原因 。“但是仅仅只有娱乐功能的通俗文学是初级的、较低层次的文学”(王先霈:《八十年代中国通俗文学》) 。通俗文学应该同时有反映社会生活的功能 。近、现代通俗文学就是因为一大批通俗作品从各个侧面、各个角度反映了当时的世态人情,以社会的各个“微血管”构成了时代的风景画,从而在获得大量读者同时,也在文学史上占有不可忽略的地位 。当代通俗文学是在经历了三十多年的低迷后刚刚得以复兴的,它甚至可以称得上是断层再接,它需要获得更多的读者,更需要与纯文学一起担负起反映自己时代的使命,这样才能巩固和提高自己失而复得的地位 。因此,对于当代通俗文学来说,它应该具有这样的自觉意识,并通过作品的内容表现出来 。与表现的内容相联,在人物形象的塑造上,通俗文学的当代性体现为努力贴近时代的“原生态”,及时把握时代的脉搏和折射特定时代的心态,人物是特定时代的“活人”、“真人” 。而在作品的情感基调上,也较为真实地捕捉时代情绪潮流,与时代的普遍情感相吻合 。从某种意义上说,是大众民间化的时代心声的流露 。
推荐阅读
- 华为把荣耀卖给谁了荣耀现在是谁旗下的公司 华为出售荣耀品牌
- 霸王项羽到底有几个老婆 项羽的老婆是谁
- 陈可辛的妻子是谁、陈坷锌是什么星座?
- 董宇辉|董宇辉图书号播跌破10万+是谁抛弃了董宇辉?
- 道教是由谁创立的(道教实际创始人张道陵有多厉害)
- 中国白酒十二香型代表.揭秘白酒12香型之4大香
- 叶子原唱是谁?歌词:我一个人吃饭,旅行,到处走走停停......这是什么歌?谁唱的?
- 职场|“人人都是大学生”的时代,餐厅的盘子谁来端?
- 澳大利亚总统任期-澳大利亚的现任总统是谁?
- 毛笔是什么时候发明的? 毛笔是谁发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