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来者|来粤创业开多家公司 成功落地扶持后来者


后来者|来粤创业开多家公司 成功落地扶持后来者
文章图片
陈贤翰 。南都采访人员 钟锐钧 摄

后来者|来粤创业开多家公司 成功落地扶持后来者
文章图片
邓文俊 。受访者供图

后来者|来粤创业开多家公司 成功落地扶持后来者
文章图片
郑子涵 。受访者供图

后来者|来粤创业开多家公司 成功落地扶持后来者
文章图片
编者按:40年砥砺奋进 , 深圳从边陲小镇成长为有全球影响力的大都市 , 香港见证并参与了这段历程 。 随着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持续推进 , 香港在回归祖国23周年之际 , 也迎来了有如“定海神针”的香港国安法落地实施 , “一国两制”的伟大实践开启历史性新节点 。 香港 , 正迎来扬帆再出发的最佳契机 。 即日起 , 我们开设“香港扬帆再出发”专题报道 , 专访香港各界人士 , 畅谈港深及粤港合作的无限可能 , 并展望香港在粤港澳大湾区当中的发展前景 。
【后来者|来粤创业开多家公司 成功落地扶持后来者】近年来 , 越来越多香港年轻人将目光投向粤港澳大湾区 , 他们一边在竞争激烈、成本高昂的本土市场里生存 , 一边不断寻找另一种可能 。
过去一年 , 香港经历了“修例风波” , 接连的暴力行为将经济与社会秩序卷入下行车道 , 第三波新冠疫情又将失业率推至16年来的高位 。
近日 , 南都采访人员对话多名近年在粤港澳大湾区创业的香港青年 , 他们中有人在出发时被认定会铩羽而归却成功开了多家公司 , 有人已经成功落地并开始扶持后来者 , 还有人在北方工作一段时间后 , 最近才选择到大湾区创业 。 他们以亲身经验告诉香港年轻人 , 一犹豫 , 时代机遇就过去了 。
出发
陈贤翰自2012年从香港中文大学毕业后 , 就在香港创办了建筑设计工作室 。 公司的业务看似稳定 , 但他总觉得 , 平静中潜藏着巨大危机 。 他对南都采访人员表示 , “香港的市场实在太小了 , 我很难有一个突破的机会 。 五年十年后 , (业务量)也必定不会大到哪里去 。 ”
2018年 , 粤港澳大湾区规划的消息频频占据他的视野 , 昭示着一个黄金机会 , “我就慢慢开始去了解内地的文化和市场 。 香港青年创业者在能力上、专业态度上 , 都有非常大的竞争力 , 而内地的市场之大 , 城市发展的潜力 , 是我在香港一辈子永远无法想像的 。 ”
他决定去走一趟 , 看清楚 。
也是在2018年 , 在香港一家IT公司任高管的邓文俊提交了辞呈 。 他随即在香港创办一家增强现实(AR)技术公司 , 公司在半年内迅速实现盈利 , 但他也认为这样的模式难以持续 , “在香港创业的阻力好大 , 成本太高 , 空间太小 , 很容易几个大企业就垄断了市场 。 ”
在亲人不解的目光里 , 邓文俊收拾行李 , 暂时放下香港的业务 , 花费两个月探访广州、珠海、深圳、佛山、惠州、东莞、中山和肇庆八个城市 。 他看遍各城市的高新区 , 最后选择在东莞扎根 , “我看到大湾区是实实在在有商机的 。 ”
他说要把创业重心转移到东莞的时候 , 遭到身边几乎所有朋友的反对 。 大家认为 , 他既不熟悉内地营商环境和法规 , 也没有人脉网络 , 不出两三个月 , 肯定会打道回府 。
包括邓文俊本人也没能想到在粤港澳大湾区创业的顺畅程度 。 2019年4月 , 他在东莞正式创办公司 , 仅4个月后 , 又在珠海成立了一家 。 他本来还计划到其他城市再开一个分公司 , 由于疫情原因暂缓 。
落地
邓文俊向南都采访人员列举他选择创业地点时考虑的五个方面:成本、交通、居住、人才、竞争的饱和程度 , 以及当地的政策扶持 。 “我觉得广州、深圳和东莞都比较适合创科 , 综合成本和风险来看 , 似乎东莞都会低一点 。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