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姆斯·卡梅隆|《阿凡达2》票价高的原因,找到了( 七 )


2.37亿美元的预算 , 再度创下了卡梅隆的预算新记录 。
三年之后 , 卡梅隆带着这部惊艳世人的《阿凡达》回归 。
《阿凡达》第一部给当时的电影市场 , 带来了绝对的颠覆和震撼 。
这不仅是第一部大规模使用3D效果的电影 , 让“小眼镜”成为了观影标配 。


对于中国内地电影市场来说 , 《阿凡达》更是开启了“大片时代” 。
以“十亿”为计量单位的票房数据 , 成为了时代主流 , 国内的3D影院数量也直线上升 。
有趣的是 , 因为《阿凡达》直球批评了殖民主义 , 让欧美观众纷纷感到肺管子被戳 。
在上映期间 , 出现了很多“外国人看完《阿凡达》良心发现 , 选择自杀”等内容的文章 。


一点小小的“都市传说”无伤大雅 。
更是刺激着人们纷纷走进电影院观看这部“让老外良心发现”的神作 。
很快 , 《阿凡达》就创造了影史的另一个奇迹 。
迄今为止 , 《阿凡达》砍下了29.22亿元的票房 , 荣登影史票房第一的宝座 。
在此之后 , 也就只有漫威的集大成之作《复仇者联盟4》能与之一较高下 。


2010年的奥斯卡颁奖晚会上 , 卡梅隆和《阿凡达》再度拿下9座奖项 。
“卡神”再次站在了世界之巅 。

征服深渊
卡梅隆此后秉承着“十年不拍片 , 一拍吃十年”的精神 , 再度开启了长假模式 。
吃喝玩乐、挥金如土的风格 , 肯定不适合卡神 。
出于对未知的好奇 , 以及对海洋的热爱 , 卡梅隆再次投入到了挚爱的深潜事业中 。


正如他自己在纪录片中所说:
“我到底是兼职探险的电影人 , 还是兼职拍片的探险家?”
不过 , 在深潜方面 , 卡梅隆确实是异常认真 , 他是真的做好了为科学牺牲的准备 。
深潜并不是海底观光 , 只要有“钞能力”就能来去自如 。


海底的超高压和极端物理环境 , 一直都拒人类于千里之外 。
一位经验丰富的潜水员还告诫卡梅隆:
“如果机器发生破裂 , 你感受不到任何痛苦 , 会直接被巨大的水压压成肉泥 。 ”


卡梅隆还必须要有为了科学随时牺牲的觉悟 。
卡梅隆和团队研发了“深海挑战者”号 , 应对极端环境 。
2012年3月26日 , 卡神抱着视死如归的信念 , 驾驶着潜水器 , 顺着未知的深渊一路下潜 。

回忆深潜过程时 , 卡导说:
“我在一个金属管材里 。 我觉得自己离熟悉的那个世界越来越远 。 好平静…很孤寂……”
在经过2小时36分钟的下潜之后 , “深海挑战者号”触碰到了深度为10898米海沟底部 。
卡梅隆以一个导演和艺术家的身份 , 打破了深潜记录 , 完成了人类深潜史上 , 前无古人的一次创举 。


过程中 , 卡梅隆发现了68种前所未见的全新生物 , 为科学研究提供了重要资料 。
在深海中 , 时刻面临机舱破裂的卡导 , 还不忘记给岸上的妻子一个浪漫的表白:
“我对你的爱 , 源自海洋之心 。 ”
这何尝不是卡梅隆对于自己梦想的终极表白 。




老小孩
在电影从业者心中 , 卡梅隆就是票房的保证 。
他的每一部新片 , 都面临着业界对于“票房”和“预算”的挑剔评价 。
不过 , 对于卡梅隆来说 , 他对电影 , 是完完全全出于最本真的热爱 。

这份热爱 , 无关金钱 , 无关票房 , 无关大人们之间的利益争夺 。
这份热爱 , 和那个十来岁在家乡河流边上玩水的小孩 , 没有任何差别 。
成年卡梅隆所做的一切 , 只不过是为了实现自己心里12岁小男孩的疯狂梦想罢了 。
他对海洋充满向往 。
于是他便前往海洋的最深处 , 拍摄最震撼的海难 , 和最绮丽的海底世界 。

他对战争深恶痛绝 。
于是他便让最著名的“战争机器”拥有了人性 , 为了保护人类希望的火种而献出生命;

他对自然充满敬畏 。
于是他便打造了一个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星球 , 让那里的生物教会人类“和自然和谐共存” 。

正因如此 , 卡梅隆才用孩子们都能看得懂的剧情 , 以及大师般的镜头调度 , 强迫症一样的细节把控 , 创造出一个个鲜活的世界 。
在电影工业高度科技化的今天 , 年近古稀的卡梅隆 , 似乎失去了自己最大的技术优势 。
论特效、论场景、论世界观架构、论视觉奇观 , 有无数新生代导演都不亚于他的成就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