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姆斯·卡梅隆|《阿凡达2》票价高的原因,找到了( 三 )


作为一代名导 , 詹姆斯·卡梅隆的名声似乎有点奇怪 。
他并不活跃 , 上次他指导的电影还是2009年的《阿凡达》 。

他也不够文艺小众 , 进不了豆瓣文青的片单 。
在大部分影迷印象里 , 卡梅隆的特点无非就是特效、大场面 。
而这两个特点 , 在当今发达的电影工业加持下 , 似乎有点平平无奇 。
但是 , 卡梅隆对于每一代中国影迷来说 , 都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 。
作为第一批进入中国的大片导演 , 卡梅隆在每个年代都刻下了自己的印记 。
1995年《真实的谎言》国内上映 , 让国内影迷第一次在大荧幕上感受到啥叫“好莱坞风格” 。

猛男、美女、突突突 , 垂直起飞的战斗机、和恐怖分子斗智斗勇的FBI探员...
这些现在“司空见惯”的套路在当年可是新鲜玩意儿 。
1999年 , 卡梅隆的作品再次引起地震 。
一首《我心永恒》 , 和“一刀未剪”的传说 , 让《泰坦尼克号》成为了一代人的年代回忆 。

小李子的盛世美颜、巨大游轮土崩瓦解的震撼 , 以及夕阳下的名场面 , 至今都被人津津乐道 。
卡梅隆的大名 , 终于被所有人印在心里 。
之后 , 随着DVD的普及 , 卡梅隆之前的电影《终结者》系列、《异形2》等等也被摆上货架 。


人们这才发现 , 除了美式主旋律和动人爱情片 , B级片和黑色科幻电影才是卡梅隆的真正底牌 。
2009年上映的《阿凡达》则又一次为世人证明了卡梅隆宝刀不老 。


绚丽夺目的特效场景 , 让阿凡达的特效在如今看来都毫不落伍 。
而大范围新技术的运用 , 更是开启了电影工业的3D时代 。
影迷们喜欢用“卡神”来称呼卡梅隆 。
因为他不仅仅能拍出一部部亦真亦幻的荧幕奇观 。
而他对于场景的构建、世界观的设计更是细致入微 。
可以说 , “卡神”不仅是在拍摄电影 , 而是在构建一个个全新的世界 。


其实 , 扒开“卡神”绚丽特效、天价预算的噱头 。
我们会发现 , 卡梅隆只是一个平平无奇的“小镇男孩” 。

中二少年
1954年8月16日 , 加拿大安大略省的一个小镇 , 詹姆斯·卡梅隆出生了 。
卡梅隆的家庭背景相当普通 , 父亲是电工 , 母亲是护士 。
作为一个6、70年代长大的孩子 , 卡梅隆的童年充斥着各种科幻作品 。
从小说到漫画 , 卡梅隆每天都活在自己的小小世界里 。


旺盛的想象力总得找一个出口 , 好在卡梅隆有个喜欢动手的父亲 , 和会画画的母亲 。
父母对他幼稚的小小世界总是充满包容和关怀 , 母亲教他画画 , 父亲则教他做手工 。
很快 , 画纸就成了他的宇宙 , 镇子里的小河也成了他眼中的无垠大海 。
在老爸的帮助下 , 卡梅隆自己动手做了小潜水艇 , 载着老鼠下去“探险” 。


卡梅隆家乡的小河
随着年纪一天天长大 , 小卡梅隆逐渐开始关注另外两个新鲜事物:
新闻和电影 。
电影不用多说 , 毕竟在视听层面的双重刺激 , 比画纸和文字刺激多了 。
中二期的小卡梅隆成天泡在电影院里 , 感受荧幕里虚拟世界带来的震撼 。
而新闻 , 则给小卡梅隆带来了别样的感受 。


正值冷战时期 , 东西方的超级大国剑拔弩张 , 世界随时走在毁灭的边缘 。
冷战带来的科技飞跃 , 让人们对未来充满了幻想和期待 。
但是随时都能爆发的核战争 , 也让末日危机充斥着人们的日常 。
普通小孩卡梅隆 , 还不能理解为何人类要往对方头上扔核弹 。
但还是不可避免地体会到社会由上而下的巨大压力 。


好在还有电影 , 可以让他安放自己悬着的小心脏 。
1968年的一天 , 卡梅隆如往常一样走入了电影院 。
在接下来的2小时内 , 卡梅隆被这部名叫《2001太空漫游》的电影彻底征服了 。

光怪陆离的光影、晦涩难懂的剧情彻底让卡梅隆沉沦 。
在老前辈库布里克营造的那个宇宙幻境里 , 卡梅隆自己的那点想象力完全被颠覆了 。
走出电影院 , 胃里还翻江倒海的卡梅隆 , 暗自下了一个决定:
有朝一日 , 自己也要拍出这样的作品 。

事与愿违
刚给自己下完决心 , 卡梅隆的生活还是回归了平静 。
在人口只有8000多人的小镇里 , 除了念书 , 也没别的事情可以做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