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比铁木真的努尔哈赤,为何没能让清朝成为元朝翻版?

撰文丨波音
摘编丨何安安
大一统的中国是怎么来的?后金–清的勃兴是怎样发生的?它的出现对于中华文明的融合进程又产生了怎样的影响?以草原文明的视角来看待中华民族的历史又是什么样的?
事实上,囊括了巨大的面积、人口的大一统的中国是逐渐的、慢慢的、逐步融合形成的 。蒙古族学者波音,从多个角度观察对中国历史走向影响巨大的华夏文明与草原文明之间数千年的碰撞、互动、融合过程 。在波音看来,“华夏文明”,是指“禾的世界”——长城以内,以农耕平原为主干,囊括了山川河湖的区域 。而北方蒙古草原及其两侧的东北地区和西北地区,或者粗略地说,长城之外的区域则是“草的世界”,与之相对应的则是“草的文明” 。
4000年间,从“满天星斗”的史前文化时代一路走过商周秦汉、三国两晋、唐宋元明清,也一路走过匈奴、鲜卑、柔然、突厥、回鹘、契丹、女真、蒙古,走到大一统的清朝,以及受到全球化强烈冲击的清末民初时期 。波音认为:要想真正了解并理解中华文明的来龙去脉,仅仅观察华夏的文明进程,仅仅以华夏的视角观察中华文明,是片面的 。在其所著的《草与禾:中华文明4000年融合史》一书中,他尤其强调了两种文明如何协调自身,如何呼应对方,如何选择文明的发展方向,如何不断演进,最后融合成璀璨耀眼的中华文明 。
以下内容选自波音所著的《草与禾:中华文明4000年融合史》一书,较原文有删节修改,已获得出版社授权刊发 。

可比铁木真的努尔哈赤,为何没能让清朝成为元朝翻版?

文章插图
《草与禾:中华文明4000年融合史》,波音著,中信出版社2019年6月版 。
对于朝贡者来说敕书具有很大的经济价值
1634年,后金大汗皇太极征服了蒙古察哈尔部,有“蒙古末代大汗”之称的察哈尔部林丹汗病死于青海,其子额哲投降后金,将元朝历代据有的传国玉玺献给了皇太极,该玉玺据称是当年元顺帝妥欢帖木儿逃往塞外时带走并流传于北元朝廷的 。
得到传国玉玺的皇太极下令,本国禁止再使用“女真”“诸申”这种族称,改称“满族” 。1636年,后金在盛京(今沈阳)召开忽里勒台大会,漠南蒙古16部49个部落推选皇太极为蒙古大汗,奉上“博格达彻辰汗”(天聪汗)的尊号 。同时,皇太极命人修筑天坛,举行祭天大典,满族人、漠南蒙古人和辽东汉族人的代表根据古代中国天命原理,共同推举皇太极为大家的皇帝,定新国号为“大清” 。
这样,皇太极既是满族人的大汗,又继承了元朝衣钵,成为蒙古人的大汗,而且还拥有汉族人的皇帝名号,三大至尊头衔集于一身 。
从万历十一年(1583年)年仅25岁的女真人努尔哈赤用上两代遗留的13副铠甲起兵算起,到皇太极改国号为大清,不过短短50年的时间,整个亚洲东部迅速崛起了一股新的势力,从北方草原的蒙古势力与南方华夏的明朝势力之侧杀将出来,一举改变了亚洲东部的政治格局 。
后金–清的勃兴是怎样发生的?它的出现对于中华文明的融合进程又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后金–清的故事要从建州女真的努尔哈赤说起 。建州女真是广泛分布在东北地区的女真人的重要一支,而努尔哈赤的家族则是建州女真人中的一支 。努尔哈赤的奋斗史,正好可以与比他早500年的蒙古帝国的创立者铁木真做对比,我们可以从中发现非常多的相似之处 。
铁木真从没落贵族的低微起点出发,并没有一股强大的草原部落做依托,只能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从兄弟、朋友到亲密的安答、那可儿 。所以当铁木真冲破一切人生的局限,终于一统草原时,他可以对草原部落松散联盟的古老体制进行根本性的变革,尤其是在军事上以千户制打破了各部落拥兵自重的传统,对草原进行了一次根本性的变革 。
可比铁木真的努尔哈赤,为何没能让清朝成为元朝翻版?

文章插图
铁木真
如此逆天改命的人生轨迹,我们在努尔哈赤身上也可以看到 。努尔哈赤起兵之初,身边的可用之兵估计仅有几十人,说他是一个部落首领都很勉强 。幸好他曾在明朝辽东总兵李成梁手下做过事,既得到了军事能力的历练,也得到了明朝辽东机构的一些人脉资源,还得到了贸易资格—敕书 。但这些零碎的事业基础,在当时的东北地区,很多女真人头领和其他族群比如蒙古人头领都具备,甚至很多人的基础比努尔哈赤更好 。
时势造英雄,努尔哈赤崛起前期,也就是16世纪中叶到后叶,东北地区已不再是零星分布着一些渔猎者的蛮荒之地,而是已经深刻地被周边政治、经济、文化影响,并被卷入了复杂的东亚局势,甚至间接地受全球化浪潮的影响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