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在职场浑浑噩噩了,你偷的懒都是以后的苦

|不要在职场浑浑噩噩了,你偷的懒都是以后的苦

文章图片

|不要在职场浑浑噩噩了,你偷的懒都是以后的苦


大家好 , 我是阿聊 。
有的人在职场上浑浑噩噩 , 每天混着 , 不是吃就是喝 , 头顶上的器官没有使用过 。
有的人在职场上一两年 , 就已经升职加薪 , 过上别人羡慕的生活 。
要知道 , 学习力决定了你职场的高度 。
仔细想想 , 上学、工作 , 总有优秀的人跟你泡在一起 , 看起来在课堂、公司并没有你用功 , 但成绩和业绩总是超过你 。
【|不要在职场浑浑噩噩了,你偷的懒都是以后的苦】他们怎么做到的?
人与人的差距 , 重要因素是业余时间的终身学习效率 。
胡适先生说过:
人与人成就大小的区别 , 主要是由闲暇时间所决定 。 你用你的闲暇来打麻将 , 你就成了个赌徒;你用你的闲暇来做社会服务 , 你也许成为社会改革者;或者你用你的闲暇去研究历史 , 你也许成个史学家;你的闲暇往往决定你的终身 。
1、深度思考
对多数人来说 , 大脑已经僵化 , 被系统性编排 , 无法应付深度思考的工作 。 没有办法保持专注 。
犹太人会在每周的一天早上 , 组织规律性集会 , 来集体讨论、深度学习希伯来犹太族文字和犹太族典籍《塔木德》 。
每个犹太人都有一个学习伙伴 , 来帮助自己每天将学习能力推向认知极限 。 他们的学习要求严格 , 富有极高的挑战性 。
这种天天挑战认知极限的学习非常有意义 , 恰如人类行为学专家克利福德.纳斯所说:
“数字化时代 , 人们不断在网络上切换注意力 , 会对大脑产生长久的负面影响 。 注意力长期分散的人 , 无法维持长久的工作记忆 。 他们会启用更多的与当前任务无关的大脑功能……他们基本上就是心智残疾的 。 ”
纳斯发现 , 一旦大脑习惯于随时分心 , 那即使在你想要专注时也很难做到 。 因为那些无法专注的人 , 大脑已经被编排成低效的“处理器” 。
所以 , 你要想提升注意力和克制分心的欲望 , 就需要通过针对性训练来重新编排大脑 , 使它的结构更适合长期专注于任务 。 为此 , 你需要从心理到技术上 , 调整自己的时间和认知方式 。
当然我并不是让你完全放弃网上娱乐 , 而是建议你“与其偶尔从网上冲浪等分心活动中 , 拿出部分时间来专注学习和工作 , 你更应该反向而行 , 学会从专注学习、工作中规划出一定时间来娱乐和散心” 。

2、创造高价值
很多上学时成绩优秀的人 , 工作之后却创造不出成果 。 这是因为成人的终身学习 , 和学校教育存在本质的不同 。
学校教育有固定时间表约束学生 , 有标准化的考试成绩指引学生 。 而职场人的学习则没有这些约束和指引 , 你的知识技能如果无法在关键时刻发生作用 , 无法持续地创造价值 , 那统统都是无用功 。
所以 , 成年人对于闲暇时间的学习利用 , 带来的人与人之间的效果差距 , 会比学校教育中优等生、差等生之间的差距大很多倍 。
成人终身学习有四个阶段:概念的理解 , 具体的理解 , 体系的理解 , 本质的理解 。 而能够创造价值的水准 , 是要达到阶段三和阶段四的程度才有可能 。
但让人可惜的是 , 多数人在达到阶段一或阶段二时 , 就已经放弃了向能真正创造价值的后两个阶段冲刺 , 没有继续学习以到达更深一步的对体系、本质的理解 。
究其原因 , 是因为很多人感觉“只要到了具体理解这一步 , 就足能够应付大部分工作和情况” 。 但这样做是无法创造出独特价值 , 和超出常人的出色成果的 。
3、打破僵持
为了让你达到很高的终身学习水准 , 下面我介绍一种有效的“循环学习法” , 这种方法由中国人民大学杨杜教授所提出 。
循环学习法有四个基本环节 。
第一个环节是“实践” , 也是终身学习的起点 。 即学习应该从你的实际工作开始 , 实践出真知 。
第二个环节是“经验” , 实践之后自然会有经验 。 经验非常重要 , 它是获取所有隐性知识的前提和基础 。 如果你只是简单阅读 , 学习了一大堆理论 , 但缺少经验的总结和指导 , 那都是纸上谈兵 , 没多少用处 。
第三个环节叫“感悟” , 是整个学习循环的核心环节 。 就是要把经验跟各种场景化的知识去对照 , 总结出其中的规律 , 感悟出你的真知灼见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