盗版碟|消失10年的盗版碟,记录了谁的青春?( 二 )


其次 , 观众可以拥有更多选择空间 。 各大卫视台每天只能播两集电视剧 , 电影频道的片单也不由观众决定 。 而观看碟片满足了多数普通人的观影需求 , 可以选择自己想看的内容、时间甚至集数 。 如果你愿意 , 一路看到大结局也并非难事 。
那些年 , 盗版碟之所以横行市场 , 还有一个因素 , 盗版碟的种类齐全 。 不少小众的正版作品没有被正规渠道引入 , 却能从某个毫不起眼的流动地摊上找到 。
导演贾樟柯的电影“故乡三部曲” , 曾令他蜚声国际 。 但这三部影片 , 很长一段时间内无法在国内上映 。

贾樟柯执导电影《站台》剧照
2002年 , 贾樟柯无意中在北京小西天的一家DVD店里发现了三部曲之《站台》的踪迹 。 作为导演 , 看到那摞崭新的盗版碟 , 他的心里有些不是滋味:“就好像自己的孩子丢了 , 你找也找不见 , 却突然发现他在另外一个人家 , 感受很复杂 。 ”
虽然贾导有些不是滋味 , 但正是这些盗版碟片 , 让更多想看这套作品的年轻人找到了精神食粮 , 同时也认识了这位常年关注现实题材的小众导演 。
影迷们有需求 , 生产商愿意提供 , 使得盗版碟流行了将近20年 。
在那个智能手机还未普及、移动互联网更是遥远的年份 , 盗版碟就这样迎来了它的黄金时代 。

盗版碟的黄金时代:
碟片泛滥、质量参差
盗版碟的兴起与泛滥 , 离不开九十年代普及到家家户户的VCD机 。
1993年 , 广东人胡志标偶然接触到已经风靡香港的VCD机 。 趁着大陆市场空白 , 他大胆投资 , 又花重金营销 。
但凡有电视机的家庭 , 都会记得成龙做广告时的那句经典台词:“爱多VCD , 好功夫!”

爱多VCD广告 , 图片源于网络
一时间 , VCD机走进千家万户 , 人们再也不用挤到黑暗拥挤的录像厅里 , 接受艺术和汗水味的双重熏陶 。
盗版碟的需求量 , 迎来了第一轮暴涨 。 广东、福建和深圳等地区 , 出现了不少地下作坊 , 通过架设卫星天线接收来自港台的信号 , 然后灌录成盗版碟片 , 再销往内地 。
港片、台剧大量涌向内地市场 。 周星驰喜剧、成龙动作片以及琼瑶言情剧的流行 , 让当时的青年人都爱模仿几句粤语或台湾腔 。
然而 , VCD的时代并没有维持太久 。 VCD光盘的容量小 , 只有700MB , 分辨率也只有352×240 。 当容量高达4.3GB、分辨率达到720×480分辨率的DVD出现后 , VCD像它的前辈录像厅一样 , 很快销声匿迹 。
从前的连续剧 , 需要租一大盒VCD光盘 , 既占空间 , 又需要频繁换盘 。 到了DVD时代 , 再长的连续剧 , 两三张光盘就能搞定 。
英皇(EE)是当时最出名的盗版碟片制作公司之一 。 为了让自己的碟片品质更好 , 他们在自己制作的DVD包装上 , 像模像样地印着公司的名称、LOGO、序列号 , 几乎能够以假乱真 。

盗版发行商和经销商之间 , 还曾掀起轰轰烈烈的“质量内卷” 。
在《天使爱美丽》这张碟片中 , 英皇同时往里灌录了英语版的正片、法语版的花絮、德语版的幕后访谈和日语版的导演采访 , 当时的正版影碟都未必准备得如此齐全 。
2003年前后 , VCD基本绝迹 , DVD一统市场 , 几大“盗版品牌商”在业内站稳脚跟 。 杂牌碟也逐渐被音像店淘汰 , 只能沦落到去街边地摊售卖——可见碟片厂商竞争之激烈 , 泾渭之分明 。
北京积水潭周边 , 也涌现出几家音像店 , 碟片主打牛皮纸袋包装、片名全手写 , 文艺范拉满 , 成为当年北京城不少文艺青年的理想之地 。
那几年中国影迷在淘碟时的心态 , 大抵可以这样概括:
合法吗?不合 。
快乐吗?快乐 。
“淘碟”成了当时的年轻人一项重要的业余活动 。 年轻人们拿出黄金矿工的精神 , 一头扎进盗版碟的花花世界 。
这项活动并不仅限于普通影迷 。 一部描述盗版碟商贩生存状况的纪录片《排骨》中 , 见多识广的盗版碟商就特意提到 , 著名摄影师兼导演侯咏也曾到他的小屋去淘碟 。

纪录片《排骨》截图
而在那时 , 与其说大家不尊重正版影视剧 , 不如说 , 那个时候的人们 , 缺乏“打击盗版”的概念 。
千禧年后 , 盗版碟遍布街头巷尾 。 而伴随盗版碟出现的 , 还有盗版图书、盗版磁带等各类盗版制品 , 同样堂而皇之地出现在不少正规店面 。
甚至在盗版专辑这个领域 , 还专门出现了“打口碟”的概念:不同于盗版碟的翻录 , 打口碟是把国外专辑卖剩下的、被切口的库存当成塑料垃圾买回来 , 再在国内市场流通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