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庭湖的历史变迁 洞庭湖的历史
洞庭湖的历史(洞庭湖的历史变迁)
史载,洞庭湖原为古云梦泽的一部分(春秋时,梦在楚方言中为“湖泽”之意,与漭相通),本为华夏第一大淡水湖 。当时的云梦泽横亘于湘鄂两省间,面积曾达4万平方公里,故司马相如《子虚赋》有“云梦者八九百里”之说 。后由于长江资源网泥沙沉积,云梦泽分为南北两部分,长江以北成为沼泽地带,长江以南还坚持着浩瀚的水面,称之为洞庭湖 。
【洞庭湖的历史变迁 洞庭湖的历史】
文章插图
历史早期的洞庭湖
洞庭湖在地质史上虽与江汉平原的云梦泽同属于“江汉——洞庭凹陷”,但在历史时代,它是作为一个独自的水系而存在和发展的,并不属于古云梦泽的规模 。
《山海经》:“又东南一百二十里,曰洞庭之山,帝之二女居之,是常游于江渊,澧、沅之风,交潇湘之渊” 。
《庄子天运》:“帝张咸池之乐于洞庭之野”,称洞庭为平野 。解释当时湘、沅、澧诸水在洞庭山(今君山)邻近与长江交汇,洞庭湖地域还只是一片河网交织的平原,只是后来围绕君山的所谓“洞府之庭”形成了一个大的湖泊,始有资源网洞庭湖之称 。
1957 年在安徽寿县出土的战国楚怀王六年(前323 年)制“鄂君启节”,所述舟节西南水路铭文为“自鄂(今湖北鄂城)往:上江、入湘、入资、沅、澧、油” 。从舟节铭文水流交汇不及入湖来看,与《山海经》、《庄子》所载洞庭平原的自然景观也是一致的 。
《水经》记录:澧水“又东至长沙下隽县西北,东入于江”;沅水“又东至长沙下隽县西,北入于江”;湘水“又北过下隽县西,……又北至巴丘山,入于江”;资水“又东与沅水合于湖中,东北入于江也” 。解释在君山西南的资、沅二水交汇处,有湖泊的存在 。
战国时屈原在《楚辞九歌湘夫人》中“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当即指此湖 。只是由于那时这一夹在沅、资二水之间的湖泊水体很小,尚未为人所注意,因而《尚书》、《周礼》、《尔雅》、《吕氏春秋》、《淮南子》等都未把它列入古代著名的泽薮之内 。
文章插图
《广舆图》记录了洞庭湖全盛时的面积
东晋以后洞庭湖的逐渐扩大
东晋、南朝之际,随着荆江内陆三角洲的扩大和云梦泽的日趋萎缩,以及荆江江陵河段金堤的兴筑,强大的长江来水,向荆江南岸穿越沉降中的华容隆起的最大沉降地带,进入拗陷下沉中的洞庭沼泽平原,从而形成为一片烟波浩瀚的巨泽 。
北魏郦道元为《水经》作注时,已充足反应了洞庭湖扩大的这一伟大变更 。他指出湘、资、沅、澧,“凡此四水,同注洞庭,北会大江” 。并云“湖水广圆五百余里,日月若出没于其中” 。盛弘之在《荆州记》中,也作出雷同的描写:“巴陵南有青草湖,周回数百里,日月出没其中” 。青草为洞庭湖的通称 。
历史时代洞庭湖区一直处于迟缓的沉降之中,再加上古代荆江分水口多在北岸,南岸的洞庭湖区,很少受到长江泥沙淤积的影响 。
唐宋时代,洞庭湖水面进一步向西扩大,号称“八百里洞庭” 。《巴陵志》即有:“洞庭湖在巴丘西,西吞赤沙,南连青草,横亘七八百里”的记录 。唐代诗人李白在《游洞庭湖》诗中描述:“洞庭西望楚江分,水尽南天不见云”,可见其湖面的广阔及气概的宏伟 。
明、清之际,洞庭湖的面积持续有所扩大 。明嘉靖、隆庆(1522—1572年)年间,张居正为了掩护在湖北安陆的“显陵”以及他自己故乡江陵的安全,采用“舍南救北”的方针,在荆江北岸筑起黄檀长堤,使北岸穴口根本堵塞,长江水沙多由荆南排入洞庭湖区,在湖底淤高而来水有增无减的情形下,洪水期湖面水域不断扩大,逐渐有西洞庭湖与南洞庭湖的形成 。于是,“每年夏秋之交,湖水泛滥,方八九百里,龙阳(今汉寿)、沅江则西南之一隅耳” 。这一洞庭湖向西南扩大的形势,一直延续到清道光年间(1821—1850 年) 。其时洞庭湖“东北属巴陵,西北跨华容、石首、安乡,西连武陵(今常德)、龙阳、沅江,南带益阳而寰湘阴,凡四府一州九邑,横亘八九百里,日月皆出没其中” 。这是洞庭湖的全盛时代 。
文章插图
萎缩中的洞庭湖
推荐阅读
- 便秘的症状表现 便秘症状
- 得了类风湿性关节炎该怎么办? 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自我疗法
- “酷”是从英语Cool来的吗? cool是什么意思
- 香菇菜心的做法
- 素炒苦瓜的做法
- 酱焖丝瓜的做法
- 韭菜银芽的做法
- 蒜苗蚕豆的做法
- 酸辣菜的做法
- 烧口蘑的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