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唐高祖及李世民称臣突厥事,李渊向突厥称臣史书记载-

弘毅为您专业解答!

论唐高祖及李世民称臣突厥事,李渊向突厥称臣史书记载-

文章插图
东突厥颉利可汗(阿史那咄苾)是处罗可汗的弟弟 。颉利可汗与处罗可汗都是始毕可汗的弟弟 。在武德二年的时候,始毕可汗病死,处罗继承东突厥大位,武德三年时,处罗可汗病逝,颉利可汗成为东突厥的掌控人 。
东突厥自隋末以来,开始崛起,国势之强,极一时之盛 。从武德二年到武德九年(619年-626年)之间,侵犯唐朝有八次之多 。东突厥的目的也很简单,就是抢钱、抢人,抢完就走,征伐所得,子女玉帛可汗有之 。但随着李氏集团将王世充、窦建德平定后,东突厥又有了阻挠中国统一的目的,他们不愿旁边有一个强大的国家,来威胁自身的利益,所以寇边越发严重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武德七年犯边与武德九年入侵 。
武德七年,东突厥犯边
论唐高祖及李世民称臣突厥事,李渊向突厥称臣史书记载-

文章插图
武德七年五月二日,东突厥借杨文幹反叛,大举进攻原州、陇州、忻州,兵锋直指幽州, 大有南下长安之势 。此时唐朝廷对突厥很忌惮,甚至想迁都,有大臣向李渊建议,东突厥不断地进攻关中的目的是为了金银绸缎与壮丁美女,如果把长安烧成废墟,迁都他地,突厥的骚扰就会停止 。李渊同意,太子李建成、齐王李元吉、尚书仆射裴寂等等都赞成 。如果此时,李世民没站出来反对的话,迁都就执行了 。秦王李世民向李渊说:“霍去病只是西汉王朝一个将帅,尚且有志消灭匈奴,我愧居藩王之位,让陛下商议迁都是我的责任,请给我一两年时间,我保证拴住颉利可汗的脖子,牵到宫门口 。如果没成功,再迁都也不晚 。李渊无法发怒,停止迁都计划,派李世民率军从幽州出发,迎击东突厥 。
李世民巧计退敌
武德七年八月五日,东突厥进攻忻州 。八月九日,东突厥军攻击并州 。八月十一日,东突厥军攻击绥州 。此时关中大雨,很多道路被水冲断,军粮供应不上,士卒对征战和劳役也深感疲惫厌倦,刀枪弓箭武器大多残破,对唐军而言,十分不利 。
八月十二日,东突厥颉利可汗率大军与李世民在幽州相遇 。李世民只带一百骑兵冲到阵前,对颉利可汗说道:“可汗为何撕毁盟约,深入我大唐领土?现在要么与我单打独斗,要么出动大军,我就用着一百骑兵应战”,颉利可汗不知李世民底细,被如此气势吓住,回应说:“我只是打算跟你重申前盟”,然后挥军后退 。李世民回营后,在夜色掩护下,暗中出动,冒雨逼近东突厥大营,东突厥军大为震惊 。李世民又用离间计,派人向突利可汗分析利害得失,突利可汗心向李世民,不愿再战,颉利可汗没有强援,无奈退兵 。
武德九年,东突厥入侵,李世民签下渭水之盟
论唐高祖及李世民称臣突厥事,李渊向突厥称臣史书记载-

文章插图
武德九年六月初四发生玄武门之变,六月初七,李世民取得实际帝权,东突厥在梁师都的建议下,认为唐朝国内有难,政局不稳,于是颉利、突利可汗率十多万大军南下,逼近泾州,泾州守将李艺放弃抵抗后,突厥大军兵分三路,右翼进武功,左翼趋高陵,主力直逼渭水便桥 。虽然尉迟敬德阻击突厥左翼大军于泾州,擒其主将阿史德乌没啜,并斩首千余人,但无法阻挡主力大军颉利可汗南下,二十八日,突厥军到达便桥,渭水之滨 。
论唐高祖及李世民称臣突厥事,李渊向突厥称臣史书记载-

文章插图
颉利派心腹执失思力到长安见李世民,恐吓说:“颉利与突利二可汗将兵百万,今至矣”!李世民将其囚禁起来,亲自带六名骑兵直奔渭水桥,与颉利可汗谈判,责备他背信弃义,颉利见李世民后方大军军旗招展,铠甲刺目,又见李世民敢挺身而出,并且执失思力还被扣下,开始忌惮唐军的威势,请求和好 。李世民给予突厥金银绸缎后,双方杀白马,于渭水便桥上定下盟约,突厥退走 。
李世民如此委曲求全,倾府库赂以求和,原因有如下几点:
1、李世民继位日浅,国家未安,百姓未富,需要修生养息,且长安兵力不足,冒然开战,就算胜利,也是伤敌一千自损八百,得不偿失 。
2、开战后,无法完全消灭东突厥,不能一劳永逸的解决问题,东突厥失败后会更加仇怨,从而改革政治,加强兵力,反而增加了征讨的难度 。
3、贿赂突厥钱财,正所谓将欲夺之,必先予之 。突厥得到金钱后,必然退兵,心中会骄傲自满,放松懈怠,唐朝便可趁此机会大力发展,一击必杀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