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药方剂与古方的剂量换算

经过现代考证,已经证实《伤寒论》中1号配方的原始剂量等于现代的13.8克,千年之谜似乎已经解开 。然而,根据这一转换标准选择经方剂量,仍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顾虑 。
比如大承气汤,大黄的用量是42,按照之前的换算标准是55.2克 。但临床应用大承气汤治疗急性肠梗阻,10 ~ 30克即可取得满意疗效 。再比如小柴胡汤 。半夏的用量是半升 。按照伤寒名医郝万山教授提出的换算标准,剂量约为50 ~ 60克,与《中国药典》规定的3 ~ 9克剂量范围相差甚远 。因此,换算标准仍难以作为临床处方剂量的参考 。
作者通过对《伤寒论》方中药材古代文献中炮制方法、煎制方法、用药习惯的分析,提出影响经典方剂剂量换算的一个关键因素——药材含水量——,以解释古今剂量的巨大差异,具体如下 。
古今用药习惯不同 。
现代方剂中所用的中药剂量,是指按照处方称取并炮制的饮片重量 。医生在处方中标注的“焙”或“炒”等脚注,都是指饮片处方前的生药炮制方法 。简而言之,现代中医开的药材都是先炮制后称重 。南北朝陈书《小品方》有一卷《老方剂学与药物组合法》 。这个标题说明,在陈生活的南北朝时期,药物组合方法与以前相比有了变化,所以称为“方药组合法” 。唐代孙思邈的《千金要方》一书也明确提出“凡药皆宜煎至尽,然后称之以充,故禁称之” 。这说明南北朝至初唐时期,药材的计量方法比较混乱,所以孙氏强调先炮制后计量 。陈和孙两位医家的叙述,从侧面暗示了前代医家的用药习惯不同,三三三五四,先量,后加工 。
古今用药习惯差异的关键是药材含水量的差异 。以下《伤寒论》药材的加工方法和来源逐一影响药材的含水量 。

103010厚朴要“烤” 。大承气汤枳实宜“焙黄” 。云《伤寒论》,仲景同时代的许慎写的,说“烤肉,炮肉,从肉到火” 。所以《说文解字》中的“炙”指的是用火烤 。焙炒后,上述药物的含水量会明显降低 。特别是枳实注释中的“焙炒变黄”一词,暗示了枳实在焙炒前是青色的、新鲜的,含水量很高 。
大人物
103010云:“大炮,带毛的烤肉”就是不剥皮的烤肉 。103010附子除生用外,必须“炒去皮碎八块” 。《伤寒论》关于“乌头”炮制方法的记载,为后人明确了《说文解字》“炮制”乌头的方法:将新鲜的乌头放入火炉中,用炉灰加热至微裂,然后剥去烧焦的黑皮,掰成八块 。可“碎成八片”,提示炮制后的附子较软,易切,水分较多 。
在水中炖
《伤寒论》,《本草经集注》中的“熬”字解释云:“熬,干煎”是指将药物置于瓦上,用火烘烤的方法 。2014年9月,笔者前往仲景故里南阳,捕获活水蛭30条,湿重72.5克;如上“煮沸”后,干重减少到14.6克,这表明水含量
加柴胡古龙牡蛎汤煎法云:“大黄切块,煎一两次 。”大黄晒干后硬度较高,不可能在煎煮前切成形状规则的方块,如铁杉大小 。而且如果用的是干大黄,只“煎一两遍”是煎不出有效成分的 。所以,大黄只有在含水量高的情况下,甚至是新鲜的情况下,才能切块炒透 。
塔米丸
抵当丸由水蛭、虻虫、桃仁、大黄四味药组成,其制备方法为“加四味药捣成四丸” 。笔者尝试将这四种干药材捣碎,经过反复揉搓,只能捣碎成粗粉,而不能制成丸剂 。又尝试了一次,用的是鲜大黄,成功了 。
隐性新鲜医学
现在用的“地黄”是将鲜地黄慢慢焙干至八成左右而成,而挖出来后的鲜品称为“鲜地黄” 。103010用的地黄,在炙甘草汤里可以找到 。103010云:“地黄地狱
ip;…皆捣饮之”,可知能够捣取药汁的地黄应是鲜地黄 。《金匮要略》“百合地黄汤”言用“生地黄汁”,可知“生地黄”实指“鲜地黄” 。《金匮要略》“肾气丸”所用“干地黄”,即与“鲜地黄”相对而言 。
又,《本草拾遗》云:茵陈四季常青,“经冬不死”,故无须贮藏,可随用随采 。北魏《齐民要术·作菹藏生菜法》记载用热水淋青蒿、薤白做酸菜 。《本草经集注》言:“薤白、葱白除青令尽”,由“除青”二字可知,二者皆为鲜品 。
几点讨论
综上,《伤寒论》方中药材记载的剂量并不完全等于今时干燥饮片的剂量,故成为引发诸多现代经方使用剂量问题的重要因素之一 。
剂量折算方面,生地黄在炙甘草汤原方中的剂量为一斤(220.8克),若将方中的生地黄按20%的平均折干率折算为现代的生地黄,其剂量则仅为44.2克 。又如半夏,《本草经集注》云:“凡方云半夏一升者,以洗竟称五两为正 。”南朝梁时衡制与东汉相同,均为一斤等于220克 。依此标准,小柴胡汤中“半升”的半夏约为34.5克,按30%的平均折干率换算为饮片,则为10.5克,与现代常用量无异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