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天越来越凉
秋意也渐渐浓起来
此时探访那些
隐于大街小巷的名人故居
邂逅光阴
触摸老北京的人文历史
最合适不过了
纪晓岚故居纪念馆
![探访京城这4个名人故居,触摸老北京的人文底蕴](http://img.jiangsulong.com/220921/1K0201531-0.jpg)
文章插图
纪晓岚故居纪念馆位于珠市口西大街,属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北京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原为岳飞二十一代孙、雍正时权臣、兵部尚书陕甘总督岳钟琪的住宅 。
![探访京城这4个名人故居,触摸老北京的人文底蕴](http://img.jiangsulong.com/220921/1K0202157-1.jpg)
文章插图
![探访京城这4个名人故居,触摸老北京的人文底蕴](http://img.jiangsulong.com/220921/1K0201X6-2.jpg)
文章插图
整座建筑原为五进五排建制,现为两进四合院格局,占地570平方米 。门前有紫藤一株,院内有海棠两株,纪念馆内悬启功书“阅微草堂旧址”匾额 。馆内陈列有《四库全书》《景城纪氏家谱》《评文心雕龙》《传世文集》《阅微草堂笔记》及纪晓岚后人捐出的珍贵文物 。
预约:无需预约,现场购票
门票: 10元,半价优惠(持学生证、1.2m以上儿童)5元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珠市口西大街241号
郭沫若纪念馆
![探访京城这4个名人故居,触摸老北京的人文底蕴](http://img.jiangsulong.com/220921/1K0205218-3.jpg)
文章插图
郭沫若纪念馆,即郭沫若故居,原是郭沫若的寓所,也是他作为中国科学院院长的办公地 。1963年,郭沫若迁居于此,直至1978年逝世 。他在这里工作生活了十五个春秋,写下了百万余字的学术论著与诗歌篇章 。
![探访京城这4个名人故居,触摸老北京的人文底蕴](http://img.jiangsulong.com/220921/1K0202047-4.jpg)
文章插图
![探访京城这4个名人故居,触摸老北京的人文底蕴](http://img.jiangsulong.com/220921/1K02030c-5.jpg)
文章插图
![探访京城这4个名人故居,触摸老北京的人文底蕴](http://img.jiangsulong.com/220921/1K0203335-6.jpg)
文章插图
故居内至今仍保留着郭沫若生前的陈设 。故居内设的四个展室分别陈列着郭沫若生前收藏的手稿、书籍、拓片、书画、信函、生活用品等各类文物 。
预约:可在“郭沫若纪念馆”微信公众号上预约
门票:20元,半价优惠(凭有效证件)10元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前海西街18号
梅兰芳纪念馆
![探访京城这4个名人故居,触摸老北京的人文底蕴](http://img.jiangsulong.com/220921/1K02014S-7.jpg)
文章插图
梅兰芳纪念馆是一座典型的北京四合院,原为清末庆亲王奕王府的一部分,占地1000余平方米 。梅兰芳先生在此度过了他生命的最后十年 。
![探访京城这4个名人故居,触摸老北京的人文底蕴](http://img.jiangsulong.com/220921/1K020B45-8.jpg)
文章插图
朱漆大门上悬挂着邓小平亲笔题写的匾额“梅兰芳纪念馆” 。门内青石砖瓦大影壁前的翠竹中安放梅兰芳的半身雕像 。院内有两颗柿子树,两棵海棠树,取“事事平安”之意 。
![探访京城这4个名人故居,触摸老北京的人文底蕴](http://img.jiangsulong.com/220921/1K020C31-9.jpg)
文章插图
![探访京城这4个名人故居,触摸老北京的人文底蕴](http://img.jiangsulong.com/220921/1K0205K5-10.jpg)
文章插图
纪念馆现有两部分,正院保存故居原貌,会客厅、书房、卧室和起居室内的各项陈设均按照梅兰芳生前生活起居原状陈列 。东、西展室为专题展览,不定期更新展览内容,外院展览室以大量珍贵图片介绍梅兰芳一生的艺术和社会活动 。
预约:可在“梅兰芳纪念馆” 微信公众号中预约
门票:10元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护国寺街9号
李大钊故居
![探访京城这4个名人故居,触摸老北京的人文底蕴](http://img.jiangsulong.com/220921/1K0204603-11.jpg)
文章插图
在北京繁华的西长安街南侧、新文化街风貌保护区文华胡同24号,有一处占地面积约550平方米的倒座三合院,与长安街北侧的民族文化宫相望 。这是一座普通民居建筑,曾被称为石驸马后宅35号 。院落质朴宁静,西侧屹立着一尊庄严凝重的李大钊半身铜像 。这里就是李大钊故居 。
![探访京城这4个名人故居,触摸老北京的人文底蕴](http://img.jiangsulong.com/220921/1K020IG-12.jpg)
文章插图
推开故居北房堂屋大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当时老北京普通人家的典型布置:对着门的是一张八仙桌,两侧各放一把椅子,靠北墙的条案两端各摆着一只掸瓶,中间摆着一台老式座钟,条案上方悬挂着一幅中堂画 。中堂画两侧悬挂着一副著名对联——“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 。
![探访京城这4个名人故居,触摸老北京的人文底蕴](http://img.jiangsulong.com/220921/1K0204527-13.jpg)
文章插图
走出堂屋,右手边便是三间打通兼做书房、会客室的西厢房 。只见用于伏案写作的桌椅书柜笔墨纸砚,书桌上平展着列宁的《国家与革命》和北泽新次郎的《劳动者问题》,以及待写的稿纸 。还有会议桌报架上摆放的《晨报》《新青年》等国内外报纸杂志 。这里曾经是党组织早期活动会议室,李大钊接待过许多国内外知名人士和进步青年 。
推荐阅读
- 男人到了五六十岁,建议多穿这4种“绅士色”,成熟稳重有格调
- 蒸螃蟹:切记冷水和热水蒸区别很大!用错这1步,蟹黄外流肉不鲜
- 做手擀面时,和面不要只加水,多加这两样,面条爽滑劲道不粘连
- 拼多多流量分配?拼多多店铺流量限制
- 心理测试这几天什么惊喜超准?心理测试图第一眼看到的
- 为什么高三英语成绩下降,为什么高三英语成绩下降这么快
- 招聘|这三件事,领导肯定不会再和你亲近
- |职场上,你一定有过这些收获
- 福州|这3类工作尽量别让子女选,待遇再好未来也没啥发展,早点了解下
- |好发型推荐这四种不能少,推边短发造型烫,欧美风大波浪和羊毛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