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谕旨下的锡伯族西迁史 锡伯族西迁


乾隆谕旨下的锡伯族西迁史 锡伯族西迁

文章插图
锡伯族西迁(乾隆诏书下的锡伯族西迁史)
在新疆伊犁的伊犁河南岸,有一个县叫察布查尔锡伯族自治县 。锡伯族是当地的主要居民之一,于清朝乾隆年间迁居于此 。他们为什么从东北搬到这里?让我们走进当地的锡伯族风情园,一探究竟 。
锡宾信息资源网民俗风情园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察布查尔锡伯族自治县西6公里的孙扎旗鲁牛乡 。它是一个以静元寺古文化遗址展示锡伯族历史文化和民俗风情的民俗园 。锡伯族悠久的历史文化和民俗风情在这里形成了独特的旅游特色,但最让我感兴趣的是他们从东北搬到这里的一切 。
锡伯族西迁是历史赋予的使命 。16世纪以前,锡伯族先民世代生活在松嫩平原和呼伦贝尔草原,与一般的民族迁徙有着本质的区别 。那是18世纪中叶,清政府平定准噶尔的贵族叛乱,在伊犁会元设立“主管伊犁等地的将军”掌管新疆 。但统一后,西部边疆出现了“真空无防备之地,统一面临得与失 。伊犁第一将军明锐要求出战后,乾隆皇帝下定决心,命令骁勇善战、懂得农业生产技术的锡伯族士兵驻守边防 。

在招募锡伯族官兵西进新疆之前,清政府先从黑龙江、张家口、热河等地抽调官兵驻守伊犁,再由绿营部队进驻伊犁 。但伊犁首任将军明锐深感现有驻守伊犁的官兵不足以保卫辽阔的新疆,于是向清廷请求增派官兵 。在清政府的要求下,清政府决定“从盛京各城派遣一千零二十名锡伯官兵随家眷进驻塔尔哈台”西迁新疆伊犁,进行屯垦防御 。在世界上少有的几千名男女老少的长征队伍中,还有一大批不愿与自己骨肉分离的其他亲人随队而去 。根据记录,405名无所事事的亲戚被没有登记跟随他们的乐队领导发现 。
据史料记载,乾隆二十九年(1764年)农历四月十八日,清政府从盛京(今沈阳)等地招募锡伯官兵1018人,连同家属3275人,由满清官员率领,西迁新疆伊犁,屯垦戍边 。这年4月18日,西迁新疆的锡伯族和留在东北的锡伯族男女老少欢聚一堂,共进告别晚餐 。第二天早上,锡伯族官兵和他们的家人告别了家乡父老乡亲,踏上了西行的漫漫征途 。经过一年零三个月的艰苦跋涉,他们到达了新疆伊犁 。察布查尔锡伯族自治县是他们的故居,锡伯族是他们的后裔 。
园中静源寺建于1892年,是清代伊犁最具影响力的寺庙之一 。现为自治区级重点文保单位,面积15000平方米,建筑面积2000多平方米 。整个寺庙的殿宇、亭阁、露台对称、比例排列,古朴自然,各有千秋 。整个寺庙形成了一组宏伟、和谐、统一的古建筑群 。静元寺是中原文化融入祖国西北边疆的一个缩影,充分体现了锡伯族的建筑艺术,是锡伯族和其他兄弟民族保卫边疆、维护祖国统一的实物见证 。
园内设有历史馆、民俗馆等室内展厅,展示锡伯族的历史文化和民俗风情 。
在历史馆里,你会了解到这个民族的历史沿革,了解到这片土地上曾经发生过的“一个创造了伟大传奇的英雄民族”的“大西移”,会让你由衷地对他们产生敬意 。
2006年5月20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察布查尔锡伯族自治县申报的锡伯族人民西迁节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
【乾隆谕旨下的锡伯族西迁史 锡伯族西迁】西迁节是锡伯族200多年的民族传统节日,是西迁的纪念日 。它被称为“4月18日节”,因为它落在农历18日,它也被称为照顾亲戚的节日 。新疆的锡伯同胞称为“都音白转扎昆” 。每年农历十八,新疆锡伯族都会聚在一起聚餐,杀猪,吃高粱米 。


从这里你会看到当时的西迁路线:沈阳——彰武台侧门——辽通 。-开鲁-阿鲁科尔沁-西乌珠穆沁-东乌珠穆沁-右翼后旗-中前旗-车臣可汗旗-乌兰巴托-乌里雅苏台-科布多-阿尔泰-布尔津-和布克赛尔-察汗诺布-额敏 。

据记载,西迁队来到科布多时,正巧阿尔泰山积雪融化,几条河流泛滥,太深太快无法移动,他们等了好几天 。没有时间撤退,所以我们必须绕过科济斯山 。这个时候口粮所剩无几,很多马和骆驼摔死了 。在粮食短缺、畜力不足、道路艰险、行军极其困难的情况下,率阿木胡郎等人的伊犁将军请示派人援助,并带领官兵及家属采集野菜充饥,继续前进 。6月,两个团队会见了前来帮忙的人 。终于在1765年(乾隆三十年)七月到达伊犁,顺利完成了西迁的伟大征程 。经过漫长而艰辛的旅程,这支庞大的队伍失去了很多工作人员,但途中却诞生了350多个婴儿 。清政府原来规定要三年才能西迁 。由于锡伯族军民的坚忍不拔和艰苦奋斗,仅用了一年零三个月(包括在乌里雅苏台休息了七个月)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