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园可无憾矣翻译 于园翻译( 三 )


我之前跟着你在爱荷华大学的文学翻译工作坊 , 每个学生翻译的都是不同的语言 。在课堂上 , 我们只阅读和讨论英文翻译 , 复习的方式和复习英文作品是一样的 。我在想 , 这是美国翻译教学的传统吗?这种方法的优缺点是什么?
纪:你的问题是被问得最多的问题 。大家可以回想一下 , 只是表面上 , 我们复习的方式似乎和我们复习英语作品的方式是一样的 。这种教学方法实际上比仅仅让译文看起来像是英文原著更有野心 。我们鼓励学生将文学翻译理解为“艺术创造”和“反思实践”的结合 , 既针对源语言 , 也针对目标语言 。通过对英译本的批判性审视 , 我们总能把译者带回原文 , 去到他们在文本之间构建的所谓“对等关系” , 从而更全面地检验他们的努力 , 看到语义转换、风格不协调、语气波动等等例子 。我们在英语翻译中捕捉到的措辞或句法的不一致往往揭示了对原文视角或风格特征的误解 。例如 , 如果英文翻译中的一句话感觉过于华丽 , 或者整篇文章的措辞风格一直上下起伏 , 我们就把这些视为语言层面的不协调 , 视为我们阅读过程中的分心 。当我们要求译者带我们回到原文中的这句话时 , 我们(以及译者本人)都能理解是什么导致了这些不一致 。这些原因大多是由于翻译中的决策不完善 。我们会在原文和译文之间来来回回 , 来来回回 。目的是帮助译者不断提高对翻译的掌握 , 这往往需要大量的独立实践和强烈的自我批评和自我反思 。
你认为我们今天需要重新定义和评估哪些翻译术语?比如你怎么看待归化和异化?
季:是的 , 就像翻译训练一样 , 翻译出来的术语和理论也需要进行批判性和反思性的检查 。原因有二:一是因为他们生于某个时期 , 生于某个文化空 , 应用到其他地方就需要重新考察;其次 , 经过一段时间 , 术语和理论本身经历了某种“驯化” , 产生了一种欺骗性的“熟悉感” , 可能已经偏离了其初衷 。韦努蒂提出的归化和异化就是最好的例子 , 人们很少了解它们原本的复杂性 。当人们把一个翻译标记为归化或异化时 , 我更喜欢他们解释这是什么意思 。用佛教语言来说 , 翻译出来的术语和理论是“有用的工具” , 但如果没有批判性的反思 , 它们甚至是无用的 。
我给你举个例子 。如果在译文中保留了原文中的一些词语 , 这是异化翻译还是归化翻译?通常 , 会被贴上异化的标签 。但是那些矜持的话真的很奇怪吗?还是因为它们相对更容易理解 , 因为它们更容易被读者推断?或者说 , 虽然不能一下子认出来 , 但是为了不影响原文的整体意思而保留下来?或者说 , 是因为它们在翻译的过程中得到了聪明的解释?此外 , 我们需要保留多少“外来”词汇才能使译文足够“异化”?与这个问题相关的 , 还有更严重的问题 。异化策略真的能让读者体验到外国文本中真正的“异域风情”吗?还是这种策略只是在制造更大的距离?还有 , 对于目的语的读者来说 , 有没有可能译文中的这些陌生的“异化”元素是原文读者极其熟悉的?(文化标志 , 如食物名称、亲属等 , 通常保留原文 。这是一种异化翻译策略 , 但它们是原文读者熟悉的 , 不应该陌生 。)任何翻译策略——异化、归化、女权主义或其他——都需要重新判断 。我们要反思哪些文学特征是原文所固有的 , 也要衡量如何尽可能与目的语读者建立联系 。
当我们谈论翻译时 , 我们经常说翻译是否“忠实” 。在你看来 , “信”应该怎么理解?
纪:“信”是一个很有问题的术语 。对于刚开始从事翻译的人来说 , 这就像某种教条 , 规定要么是原文 , 要么是另一种(通常是非法的)原始资料 , 才是唯一的、固定的、完全透明的翻译的权威 。没有这种原料 。“忠实”还与另一个流行的假设有关:有些东西总是“在翻译中丢失” 。这么说吧 , 某种程度上 , 有些东西总是在阅读中“丢失”;任何一个从事文学创作的人也可以证实 , 在写作中总会“丢失”一些东西 。(以华兹华斯的名言为例 , 所有的诗歌都是“平静中回忆起来的感情的自然表达” 。难道你不想问问他“回忆”里丢失了多少“自然流露”吗?这是任何与表达和解释有关的艺术的本质 , 无论是文学创作还是翻译 。然而 , 任何一个好的译者都会告诉你 , “损失”的风险不是“不忠实”的借口;相反 , 正是这种风险塑造了我们的纪律和警惕 , 推动我们在翻译中达到最接近的“近似”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