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论》六经的概念 脏腑与六经内部的关系( 三 )


附医案三:陈慎吾老大夫,生前治一女孩,五、六日发热不退,服药无效 。陈老诊脉时,患儿矢气甚臭,乃问其母,大便已数日未解 。陈老曰:《伤寒论》云:“转失气者,此有燥屎也 。”况脉滑,舌红皆应之,乃投承气汤,大便泻下而愈 。
附医案四:李XX,女,38岁 。长期呕吐,兼见低烧,服药已百余剂不效 。舌苔白滑,时有进修医生陈君在侧,问曰:此何证也?余曰:“呕而发热者,小柴胡汤主之”,果服三剂而吐止烧退 。
从以上三例体会,可见证候对辨证是很重要的,掌握了证候,继承古人的经验,临证时则少走弯路 。
《伤寒论》治疗法则
《伤寒论》有治疗的方法和指导治疗的原则,这是《伤寒论》科学成就的一个重要方面 。辨证的目的在于治疗,用什么方法去治疗,用什么观点去指导治疗,确是临床的一个重要课题 。《伤寒论》在治则上确立两个前题,一个叫“阴阳自和”,一个叫“保胃气,存津液” 。“阴阳自和”是说治病的最终目的,不是别的,而是促使其阴阳自和而愈 。
因为,致病因素虽有千头万绪,总结起来,皆因阴阳不和而成,所以,古人有“治病必求于本,本于阴阳”之说,在治疗时,从阴阳的大前提入手,则不失其战略上的价值 。可能有人问:《伤寒论》的阴阳自和,泛指误治以后的待期自愈机转,如今又说它是治疗的前提,恐非《伤寒论》的原意吧 。我认为,自愈的“阴阳自和”与治疗达到的“阴阳自和”理本无二,都是为了阴阳自和而已 。但是古人认为阴阳本身可以自和的,其实是阴阳在斗争中始能得和,“斗”是绝对的,“和”是相对的,没有“斗”的前提,就没有“和”的结果 。从临床治疗,用手段或纠阴阳之偏,或促进自和条件,才能使消极变为积极,变被动为主动 。论中的“急下存阴”、“急温存阳”等法,无非是补不足,损有余,达到阴阳自和的目的 。
“保胃气,存津液”这句话,是清人陈修园从《伤寒论》中总结出来的 。它的精神是:治病时要把人、病、治三方面的关系摆正,其中“人”是主要的 。治疗服药,无非为的是“人”,因此,治病就不要伤人,提出“保胃气,存津液”的理论 。因为正气不伤,则能抗邪御病,而立于不败之地 。要没有这个原则,很可能先伤了正气,则抗邪之力下降,导致邪气的滋长,使治疗处于被动的地位,至于其它原则从略 。
附医案五:张某,男,35岁 。患温病经治疗2月,它证皆除,惟遗有“呃”发作不止,饮食俱废,诸医束手 。不得已,经人介绍新民县某老医生,专程来治 。诊视毕,语其家人曰:此病汗、下之法屡用,津伤而胃气耗,今稀粥尚不能进,况于药乎?嘱浓煎大米令饮其汤,少调洋参末,每日服三次 。至第五日,呃止而思食 。有魏医者问老医曰:公之方无非是轻描淡写,竟治愈大病,能为余辈言耶?老医叹曰:《伤寒论》不云乎“凡病若发汗、若吐、若下、若亡血、亡津液,阴阳自和者,必自愈 。”此证胃阴虚而胃气耗,阴虚则津少而气逆,气耗则胃弱而不食 。若用竹叶石膏汤虽亦对证,虑其胃虚已甚不能运药 。改用大米煎汁所以养胃 。五谷养胃胜似药物,以其性和而不偏,少加洋参以滋胃之气阴,量少则运,多则滞矣 。治法不得不轻描淡写,君以为如何?
【《伤寒论》六经的概念 脏腑与六经内部的关系】从《伤寒论》体会,它在治则上,具备了“保胃气,存津液”的宗旨 。例如:它对大青龙汤发汗的要求:“温服一升,取微似汗,汗出多者,温粉粉之 。”对大承气汤的泻下要求:“得下,余无服 。”可见它用汗下之法,格外谨慎,其中具备了“保胃存津”的精神 。另外,《伤寒论》还有积极的治病法则,从而保存了气津,如大承气汤的急下存阴,四逆汤的急温存阳,把寒热之邪,消灭于阴阳未亡之前,亦起到保胃存津的作用 。
至于治法,就是治病的具体方法 。从《伤寒论》的治法上看,有麻桂的汗法,瓜蒂的吐法,硝黄的下法,姜附的|法,芩连的清法,参草的补法,蛰蛭的消法,柴芩的和法等等 。“治疗八法”,从《伤寒论》而体现,被后世医家所重视,治病却邪,离不开“八法”的范围,它有战术上的意义 。但必须在“治则”的指导下而进行 。
《伤寒论》的方剂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