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论》六经的概念 脏腑与六经内部的关系( 二 )


六经分证的方法,在当时是临床医学一个突破,它解决了临床方面带有关键性的几个问题:(1)解决了“病位”所在 。如太阳经主表病,阳明经主里病,少阳经主半表半里病 。三阳经反映六俯的病变,三阴经反映了五脏的病变 。(2)解决了病的寒热属性 。如三阳经病多见热证,三阴经病多见寒证 。(3)解决了邪正的虚实关系 。如三阳经病,邪虽盛而正气不虚,三阴经病,阴邪盛而阳气已衰 。(4)解决了病性的阴阳 。如三阳病,以发热为主,是病发于阳而为阳证:三阴经病,以恶寒为主(不发热),是病发于阴而为阴证 。
以上,六经分证,解决了表里、寒热、虚实、阴阳八类证候纲领,起到“八纲”辨证的先驱,在临床上,确有纲举目张,执简驭繁的作用 。
六经脏腑表里关系
六经分阴阳,阴阳有表里,以成阴阳会通,互相联系的作用 。例如六经中的太阳与少阴为表里,而示肾与膀胱相联系 。如太阳为病,表受邪,则太阳之气向外抵抗,由于太阳与少阴为表里,若少阴里阳已虚,则太阳之邪,飞渡少阴者,亦恒见之 。论中的“病发热头痛,脉反沉,身疼痛”的少阴伤寒证;或者是正气恢复,拒邪外出,如论中的“少阴病,八、九曰,一身手足尽热者,(以热在膀胱必便血)”的热迫膀胱证,皆可反映脏腑表里出入的相互关系,这对疾病的预防和治疗都有指导意义 。
附医案一:唐叟,年逾古稀,冬月患感,头痛发热,鼻流清涕 。自服羚翘解毒丸,前后共服六丸,自觉精祌甚疲,而且手足发凉 。其子恳余诊,切脉未久,进即侧头欲睡,提其手,果凉而不温,切其脉不浮而反沉,视其舌则淡嫩而白 。余曰:此少阴伤寒,背阳已虚,如再进凉药,恐生叵测,法当急温,以回肾阳予四逆汤,服一剂而神转旺,再剂手足转温而愈 。
六经的传变原则
六经为病,或由表传里,由阳入阴;或由里出表,由阴出阳,都可叫“传经” 。六经的传变,从原则上讲,主要有三个方面:(1)有关正气的盛衰:正气充足,抗邪有力则不传,正气虚衰,抗邪无力则传经 。若正气恢复,有拒邪外出之力,则可由阴转阳,或“战汗”作解 。(2)有关邪气的强弱:感邪势盛,所向披靡而内传 。若邪气不盛,或日久而衰则不传经;或已内传的,可转为外出之机 。(3)有关治疗:治疗及时,护理得法,可杜绝内传之机;反之,邪气无制而得逞,正气抗邪而无助,势必导至向内传变 。
以上这三个原则,其中以正气的盛、衰为决定传与不传的关键 。由此可见,不能按六经的排列顺序,机械地计算某日传某经 。论中有:“伤寒一日,太阳受之 。脉若静者,为不传;颇欲吐,若躁烦,脉数急者,为传也 。”证明了辨证是否传经应以脉证为根据 。
六气对辩证的意义
祖国医学不但认为自然界里有六气,而人体之中亦有六气 。六气的存在是以六经为基础的 。如太阳经的寒水之气,阳明经的燥金之气等等 。六经若被邪伤时,则反映其所主之气而为病 。以太阳经为例,在发病中出现的寒水之证较为突出,如真武汤证,苓桂术甘汤证,苓桂枣甘汤证 。为什么太阳病而有寒水之证?这与太阳主寒水之气有关 。因为太阳受邪之后,气不能化津,阳不能制水,水气便会猖獗,因而出现水证 。其它五经,以其气而类推 。
六经六气,反映病证,这一理论,对辨证论治是有意义的 。因为它可以解释每经的发病特性,做到心中有数 。另一方面,可以解释六经对六气的生理和病理的变化而辨证论治 。
主、兼和变的临床意义
《伤寒论》的六经证候,有“主证”、“兼证”和“变证”之不同 。如以桂枝汤证为例,其主证是头痛、发热、汗出、恶风、脉浮缓 。兼证则有或喘,或项背强几几等 。主证是辨病之常,兼证是辨病之变,对兼证的加减治法,颇耐人寻味,而开拓治疗思路 。
至于“变证”就是误治后的“坏证” 。前已说明,它包括相当一部分的“杂病”,其所涉及的范围较广,是《伤寒论》—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
以上所介绍的三类证候,它和孤立的症状有所不同,它有内在的联系,反映了客观规律,有其辨证的特征 。所以,依据证候去辨证,则事半功倍 。并且证候记的熟,则反映的快,治疗效率就要提髙 。为了说明问题起见,附下列三个病例证实:
附医案二:明朝的李念莪,治一个六、七天不大便,而又头痛、身热的患者,切其脉则浮,问其小便色清而不黄 。李辨为太阳表邪不解,治用桂枝汤发汗 。一医不解问曰:为什么六、七天不大便,你还用桂枝汤发汗?李曰:“《伤寒论》说:‘伤寒不大便六、七曰,头痛有热,其小便清长,知不在里,仍在表也,当须发汗,宜桂枝汤 。’今病虽不大便,而脉浮尿清,故病不在阳明仍在太阳也 。用之果愈 。”(《医宗必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