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南北榜案状元,明朝科举著名的南北榜之争朱元璋一怒之下-

由于我国各省份的教育水平发展不一,所以我国目前的高考制度是,各省份分别高考、招生,以最大程度地保证高考的公平性,以免发达省份挤占欠发达省份的高考招生名额 。
其实这并非新鲜事物,在中国古代就实施过分区域高考的制度,如明代有“南北卷”,南方和北方士子们虽然同时参加会试,却分开阅卷、分开录取 。南北卷制度起源于明朝初年一桩血腥的冤案——南北榜案,当时有个倒霉的读书人考中了状元,本以为可以光宗耀祖,平步青云,却因为牵涉进了南北榜案而掉了脑袋 。

明朝南北榜案状元,明朝科举著名的南北榜之争朱元璋一怒之下-

文章插图
这一年是洪武三十年,公元1937年,大明王朝迎来了三年一度的会试,被称为丁丑会试 。朱元璋任命85岁高龄的翰林学士刘三吾为主考官,主持这次会试 。洪武十八年,73岁的刘三吾被推荐给了朱元璋,朱元璋对刘三吾很满意,让他做了翰林学士 。刘三吾为人慷慨正直,胸无城府,自号“坦坦翁” 。焦竑的《玉堂丛语》中说,当时的人给予刘三吾很高的评价,说他:
文章不如宋濂,而浑厚过之,先见不如刘基,而直亮过之,勇退不如詹同,而事功过之 。
按理来说,有刘三吾这样忠厚之人主持会试,本不会出什么岔子,偏偏这次会试闹出了震惊全国的“南北榜案” 。
明朝南北榜案状元,明朝科举著名的南北榜之争朱元璋一怒之下-

文章插图
原来,放榜之日大家发现,这次会试的进士全部是南方人,连一个北方人都没有!因此被称为“南榜” 。偏偏主考官刘三吾是湖南茶陵人,也是南方人 。这种情形在历代科举中从未发生过,于是北方的士子们不愿意了,他们认为其中一定有猫腻,一定是刘三吾偏袒南方人,故意只录取南方人 。所以他们联名上书,指责刘三吾等考官舞弊 。
明太祖朱元璋本就对于官员徇私舞弊、贪污腐败十分痛恨,他看到北方士子们的上疏之后,大为愤怒,立刻组织人重新阅卷 。吕毖的《明朝小史》记载:
(朱元璋)命儒臣再考落卷中文理长者第之 。于是侍读张信、侍讲戴彝、赞善王俊华、司直郎张谦、司经校书严叔载、正字董贯、长史王章、纪善周衡、萧楫及、昌隆、仕谔各阅十卷 。
同时朱元璋还命令此次科举的状元陈安阝协助调查、阅卷 。这些人不敢怠慢,重新阅卷后得出结论:本次科举的录取结果是公正的 。而且他们不敢擅自做主,而是选取了一部分试卷进呈朱元璋,上呈的试卷确实文理不佳,并有犯禁忌之语 。
明朝南北榜案状元,明朝科举著名的南北榜之争朱元璋一怒之下-

文章插图
就在大家都以为尘埃落定的时候,北方士子们却又掀起了波澜 。他们说,这是由于刘三吾授意张信等人,故意挑选了一批低劣的试卷进呈给皇帝 。《明史·刘三吾传》记载:
或言信等故以陋卷呈,三吾等实属之 。
朱元璋更加恼怒了,居士我猜想,他组织人员重新阅卷,可能想让他们多少录取几个北方人,以平息北方士子的怨言,没想到这些人完全没有领会他的意思 。不管朱元璋是不是这么想的,总之他狠狠处罚了有关人员,判处考官白信蹈、调查人员张信和状元陈安阝等人死刑,刘三吾因为年老,免于一死,被发配边疆 。《明通鉴》记载:
上益怒,信与信蹈及陈安阝等皆论死,三吾以老,与宋琮同戍边 。
朱元璋重新组织了会试,这次录取的六十一个人全是北方人,榜上连一个南方人都没有,被称为“北榜” 。这就是明朝初期震惊天下的“南北榜案” 。
明朝南北榜案状元,明朝科举著名的南北榜之争朱元璋一怒之下-

文章插图
现在看来,这个“南北榜案”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冤案 。刘三吾是个很正直的人,并不会在科举阅卷中徇私舞弊,而且也并没有必要这么做 。所以明惠帝朱允炆继位后,便将刘三吾征召还京,官复原职 。
那么为什么第一次录取的全是南方人,没有北方人呢?这是因为北方经过长期战乱,文化传承不足,各地文化断层现象严重 。南宋以来中国经济重心的南移,南方远比北方富庶,而且南方远离战争的破坏,文化发展繁荣 。南方人在科举方面优于北方人,并非难以理解之事 。实际上整个明清两朝,南方人都比北方人擅长科举 。
据日本学者檀上宽统计,从明惠帝建文元年至明成祖永乐二十二年之间的九次科举,一共录取进士 1398名,其中南直隶、浙江、江西、湖广、福建、广东这些南方省籍进士达1621名占总数的83.6%;而北直隶、河南、山东、山西、陕西等北方省籍进士总共有225名,仅占11.6% 。可见洪武三十年的丁丑会试,第一次录取的全部是南方人,完全是一种巧合而已,并非徇私舞弊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