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节有什么故事和传说-中秋节有哪些传说故事( 二 )
![中秋节有什么故事和传说-中秋节有哪些传说故事](http://img.jiangsulong.com/220628/13363G0N-1.jpg)
文章插图
6、貂蝉拜月
有关中秋节的故事 , 貂蝉是东汉末年司徒王允的歌女 , 国色天香 , 有倾国倾城之貌 。传说貂蝉出世人世 , 三年间当地桃杏花开即凋;貂蝉午夜拜月 , 月里嫦娥自愧不如 , 匆匆隐入云中;貂蝉身姿俏美 , 细耳碧环 , 行时风摆杨柳 , 静时高雅有余 , 貂蝉之美 , 蔚为大观 。正是因了这种美貌 , 让弄权作威的董卓、勇而无谋的吕布反目成仇 , 使得骚乱不堪的朝野稍有安定之象 。
7、月下独酌
诗人李白写自己在花间月下独酌的情景 。“对影成三人”句构思奥妙 , 资源网表示了他孤单而豪迈的情怀 。《李诗直解》:“此对月独饮 , 放怀达观以自乐也 。”诗人上场时 , 背景是花间 , 道具是一壶酒 , 登场角色只是他自己一个人 , 动作是独酌 , 加上“无相亲”三个字 , 场面单调得很 。于是诗人忽发奇想 , 把天边的明月 , 和月光下自己的影子 , 拉了过来 , 连自己在内 , 化成了三个人 , 举杯共酌 , 冷僻清的场面 , 就热烈起来了 。
8、月饼传说
有关中秋节的故事 , 月饼象征团圆 , 是中秋祭月和拜土地公的必备祭品 。而中秋节吃月饼的习俗 , 是由元朝末年传播下来的 。
元朝末年 , 汉人盘算起来对抗蒙古人的统治 , 却苦于无从传递资讯 。后来刘伯温想出一条计策 , 到处分布谣言 , 说有冬瘟风行 , 除非家家户户都在中秋节买月饼来吃 , 能力避免 。人们买了月饼回到家中 , 发觉里面藏着纸条 , 上面写着:“中秋夜 , 杀鞑子 , 迎义军!” 于是众人纷纭起义对抗统治者 , 中秋节吃月饼的习俗就是这样留下来的 。
无锡人中秋凌晨一般都吃红烧玫瑰糖芋头 , 据说也与此有关 。相传蒙古灭宋之后 , 民族压迫深重 , 汉人时刻都想对抗 。有一年 , 大家约好中秋之夜一齐动手 。为了厌胜 , 人们要吃红烧芋头 , 象征“鞑子”人头落地 , 这就是现在中秋节吃糖芋头的来历 。
这个传说在潮汕各地则变异为:当时元朝统治者规定 , 每户潮人家都要住一个蒙古兵 , 受汉人赡养 , 监督汉人的行为 , 并且只许可三家共用一把菜刀 。老百姓恨极了 , 便趁着中秋节吃月饼的机遇 , 把相约举事的纸条 , 放在月饼馅子里 。潮人取芋头与“胡头” 谐音 , 且形似人头 , 因此每至中秋 , 则以芋头来祭奠祖先 , 历代相传 , 至今犹存 。
【中秋节有什么故事和传说-中秋节有哪些传说故事】
广东各地有中秋节吃芋头的习俗 , 据说是纪念元末杀鞑子的历史故事 。中秋节杀鞑子后 , 便以其头祭月 , 后来改以芋头取代 。至今广东人剥芋皮时仍称为“剥鬼皮” 。
9、兔儿爷
资源网
有关中秋节的故事 , 兔儿爷的来源约在明末 。明人纪坤(约一六三六年前后在世)的《花王阁剩稿》:“京中秋节多以泥抟兔形 , 衣冠踞坐如人状 , 儿女祀而拜之 。”到了清代 , 兔儿爷的功效已由祭月改变为儿童的中秋节玩具 。制造也日趋精细 , 有扮成武将头戴盔甲、身披戢袍的、也有背插纸旗或纸伞、或坐或立的 。坐则有麒麟虎豹等等 。也有扮成兔首人身之商贩 , 或是剃头师父、或是缝鞋、卖馄饨、茶汤的 , 不一而足 。
“每届中秋 , 市人之巧者 , 用黄土抟成蟾兔之像以销售 , 谓之兔儿爷 。”旧时北京东四牌楼一带 , 常有兔儿爷摊子 , 专售中秋祭月用的兔儿爷 。此外 , 南纸店 , 香烛也有销售的 。这兔儿爷 , 经过民间艺人的勇敢发明 , 已经人格化了 。它是兔首人身 , 手持玉杵 。后来有人仿照戏曲人物 , 把兔儿爷雕造成金盔金甲的武士 , 有的骑着狮、象等猛兽 , 有的骑着孔雀 , 仙鹤等飞禽 。特殊是兔儿爷骑虎 , 虽属怪事 , 但却是民间艺人的勇敢发明 。还有一种肘关节和下颔能运动的兔儿爷 , 俗称“叭哒嘴” , 更讨人爱好 。它虽为拜月的供品 , 但实在是孩子们的绝妙玩具 。
推荐阅读
- 铁观音为什么要少喝_铁观音要少喝的原因
- 女人为什么喝茶容易老_女人喝茶容易老的原因
- 白酒放时间长了为什么发黄,白酒放时间长了会变黄吗-
- 周文王和周武王的关系,周平王和周厉王和周幽王有什么关系-
- 煲什么汤祛火,煲什么汤可以清热去火-
- 朱元璋为什么杀死那么多开国功臣,朱元璋开国后杀了多少功臣-
- 玉皇大帝和如来佛祖到底是什么关系,玉皇大帝和如来佛祖是什么关系--
- 为什么50岁夫妻分房分床睡,为什么45岁以后夫妻分床-
- 三岁宝宝不大会说话
- 三岁孩子头疼怎么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