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缺失的技术含量和体系

在过去的一个世纪里,在现代科技创新的推动下,医学在技术、工具、药物和心理指导方面取得了巨大的进步 。许多新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诊断、治疗和预防的不同领域 。这方面的明显特征是技术从理论上分化出来,构建了适合临床应用的技术体系[1] 。相比较而言,中医临床应用技术一直停留在“原始”状态 。比如中医的诊断技术,即望、嗅、问、切,仍然是眼、耳、鼻、口、手的“手工”操作,没有新技术替代传统的针灸、按摩等方法 。虽然在电针、电按摩的出现上有技术创新,但烧山火、透天、子午流注等有效技术的临床应用并不广泛 。中医、伤科、妇科、儿科、五官科等临床技术基本与现代医学融合并被取代,而中医正骨、正骨的手法技术仍有独特优势[2] 。对中医临床主要技术停留在原始状态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探讨,提出中医的发展需要建立符合自身理论规律的技术体系 。1中医诊疗技术特点在古代中医中,建立了先进的科学理论体系,创新发展了适用于临床的诊疗技术[3] 。近代,随着显微镜和显微技术体系的出现,引发了现代医学的快速发展 。同时,中医理论和技术也没有大的发展[4] 。望、嗅、问、切是中医临床诊断的主要技术 。但是,几千年来,四诊一直停留在理论与技术不分的状态,技术内容和体系都没有很好地与理论区分开来,更谈不上随着现代科技而改变 。而是有目的地从原有知识体系中穷尽四诊技术,进行定性和半定量分析,构建四诊技术体系 。因此,主观判断过程的模糊性、不完全性、不确定性和随机性,总是使四诊技术难以得到应用,难以与现代科技成果相融合从而得到推广和发展[5] 。中医的关键技术是辨证论治,但其应用一直停留在原始技术、原始工具和心算的层面[6] 。从理论与技术的关系来看,中医辨证论治虽然有成熟的技术理论,但没有技术体系[7] 。也就是说,支持辨证论治应用的各种技术虽然有内在的逻辑规则,但并没有勾勒出明确的对应关系;有技术含量,但缺乏全面的定性和定量标准 。因此,技术只有从理论中分化出来,成为技术体系,才能有效推动理论的创新和应用 。但中医理论的发展和中医临床疗效的提高,都要建立在原有理论和技术的基础上 。从辨证适宜技术入手,丰富技术内容,建立技术体系,提高辨证论治应用水平[8] 。2.中医缺失的技术内容梳理了整个中医的知识内容 。诊断主要用望、嗅、问、切四诊,治疗主要用药、方 。而把这些方面联系在一起的,就是辨证论治的过程 。从整个历史进程来看,中医一直是重理论轻技术,以至于在独特的理论体系下没有独特的技术体系 。其重要原因是三个方面存在缺陷:技术内容比如内科疾病中面部发红一般被认为是心火的表现,但临床上面部发红的情况很多,如面部发红、鼻部发红、口部发红、颧部发红、额部发红、眼部发红、耳根发红、耳部发红等,也有合并的情况 。这些不全是心火引起的,还有胃火,肺火,等等 。特定症状的严重程度的分级是一个定量问题 。再比如,一般来说,脉诊只能用文字来表达,多数情况下是用一个脉象来反映病人的病情 。结果根据脉象理论,寸、关、尺三部分为浮、中、沉,脉象具有三个层次的信息 。如果再细分的话,寸、关、池三个部位上取、中取、下取,脉象有三个纵向信息 。这样,左手的肝胆肾和右手的肺脾(胃)各有9条信息,共计54条脉象信息,是五脏六腑完整脉象的基本信息 。这些是定性和定量的问题 。如果把望、嗅、问、切的单元信息逐一梳理,就会发现上面提到的类似问题还有很多,都是中医技术理论内容在定性方面的缺失部分 。同时,作为诊断依据的单元信息还缺乏量化分类的内容 。实际上,有必要进行半定量的标准规范[9] 。但对于证候复杂性的认识,缺乏对证候总数的梳理和表征,单一证候所有表现的穷尽和表征,复合证候不同组合的穷尽和确定,证候由简单到复杂的分类[10] 。在药物和方剂的问题上,教材虽然内容丰富,但并不全面 。我国幅员辽阔,资源丰富,道地药材品种丰富,各地的验方也很多 。要不断丰富临床证明有效的内容 。比如应用青蒿治疗疟疾,如果不是青蒿素的发现,晋代葛洪《肘后备急方》中的记载早就被淹没多年了 。不同地区的有效药物和方剂,尤其是能体现中医药优势的药物和方剂,需要全面系统的整理和推广 。2.2缺乏技术操作能力对于望、嗅、问、切四诊所涉及的具体内容,除了前面例子中提到的各种缺失部分,大部分人对于常见的技术理论,尤其是脉学部分,缺乏实际操作基础 。中医临床应用需要对患者的病证信息进行系统的整理和详细的分析,既需要全面的理论,也需要娴熟的技术 。比如脉诊,是中医最有优势的诊断 。断方法,需要医者大量而 长期的临床数据积累 。对于高度复杂的人体而言,学习和理解反映五脏六腑经络气血运行的脉学技 术、四诊技术等,需十年或几十年的功夫来掌握 。中药和方剂的临床应用更是具有挑战性的技术 问题,望、闻、问、切的技术内容可以有 “试错” 的机会,且如果望、闻、切的技术错误,可以通过 问诊来弥补,或通过现代检查检测来补正 。但是中 药和方剂则不可以在患者身上 “试错”,尽管有 “神农尝百草”的传说,而且中药也都是几千年来 经过人体反复验证了的,要把中药和方剂技术理论 的内容转化为个人的知识和经验,还是离不开大量 和长期的临床实践 。中药的功效一般是一种药物能治疗 “多病、 多证、多症”,方剂的功效更是如此 。临床上不同 患者具体的病、证、症与药物方剂多数情况下不是 简单的一一对应关系,而是相互交叉的复杂网络关 系,要把 “方剂- 药物”与 “证候- 症状- 疾病”准 确对应 [ 11 ],需要娴熟的技巧,是要通过大量的临床 实践来积累经验 。而这个过程一直都是通过心算来 完成,是辨证论治过程的心理行为,而目前缺失的 也正是辨证论治过程的心算技术能力的学习和培养 。2. 3 技术框架内涵的缺失理论与技术的功能有着很大的不同,理论的主 要功能是解释和预测,技术的主要功能是应用和提 高疗效 。中医理论具有解释人体功能、病机与疾病 发生发展转归及预防的作用,而临床应用则是技术 的问题 。《汉书·艺文志》把古代中医称为 “方技”,可以理解为掌握了中医这门 “处方技巧”的人,而这个技巧主要是指医者诊断治疗疾病的本领,是 以临床的技能水平作为判断标准 。也就是说,中医 辨证论治的实质是理论指导下的技术应用 。从张仲 景 《伤寒论》 “自序”及孙思邈 “大医精诚”的 内容来看,中医是把人体看成一个非常精细复杂的 整体,想掌握这门医学技艺,就要精益求精地学 习 。这说明古代的医家已经注意到了中医学在临床 层面技术的重要性 。现今中医学的发展,虽然需要建立起符合自身 理论规律的技术体系,但却缺少从原有的知识内容 中对技术内容进行挖掘与分离的研究,缺乏系统的 整理、充实与提高 。因此,中医学需要明确提出具 体中医学特色的技术概念,明确各项具体技术的内 涵,系统地阐明不同技术之间的关系,这是建立起 中医学技术体系的基础 。3 中医学缺失的技术体系从中医学原有的知识内容可以区分出中医技术 有两个大的方面,一是需要通过手工操作来实现的 技术,为望、闻、问、切四诊技术; 二是需要通过 心算来完成的辨证论治技术 。这些具体技术是支撑 中医学技术体系的基本框架,具体内容见图 1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