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时除夕放鞭炮,古人在除夕放鞭炮是什么意思-

关注【乡村关中】分享新锐思想,解答实事求是,评论有理有据 。洞察社会万象,打开脑洞天窗,开启新生思维 。
爆竹声声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过春节,放鞭炮,从过去一直延续至现在 。虽然城市禁止燃放烟花爆竹,但在农村过年放鞭炮已经成为“年味”最好的体现方式 。我是【乡村关中】,职业农民,农技从业者,“三农”问题民间观察员 。现在农村人生活水平显著提高,过年燃放烟花爆竹不但能突出喜庆气氛,也能让人们的心愿得到寄托 。一家人聚在一起热闹温馨,这样也能够让亲情更加浓厚 。作为“三农”问题民间观察员的【乡村关中】认为:过春节燃放鞭炮要适可而止,不可相互攀比,能不放尽量不放,能少放尽量少放,可用其他喜闻乐见的方式过年喜庆 。而有些地方却在大年初一每餐饭都要燃放鞭炮,这也是一种喜庆的方式,其原因如下:
【古时除夕放鞭炮,古人在除夕放鞭炮是什么意思-】
古时除夕放鞭炮,古人在除夕放鞭炮是什么意思-

文章插图
第一,这是当地传统文化的延续 。
长期以来,每个地方都形成了具有浓郁的本地习俗文化,这种传统在人们生活中形成并不断延续发展,而不管是什么方式,对于放鞭炮的寓意侧重点有所不同,人们寄寓的心愿也就千差万别,但对传统文化的保存和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有的地方大年初一三餐饭前都要放炮,这寓意着请先人回到家里团圆过春节,吃年饭,毕竟迎接新年第一顿饭的时候,不能将先祖遗忘了,不然的话可是对先祖的不尊敬 。因此,在这一天吃饭前家家都会点燃鞭炮,这是一种仪式,也是大家内心的期待和寄托,也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 。
第二,这是对美好生活的祈愿 。一般来说年初一这天农民燃放鞭炮,也是营造春节喜庆的气氛,也是对人民对美好生活的祝愿,人们希望年年的生活都美好如意,都能风调雨顺,都能五谷丰登,都能心遂人愿 。一般来说,在年初一这天吃饭前燃放鞭炮,使自己的美好愿望都能成真 。而在吃饭前的时候燃放鞭炮,就能够迎来更多的财运,也就意味着新年更加圆满 。当然,在这个时候放炮的讲究,就是让新的一年吉祥顺心,把自己的美好愿望都顺顺利利的变为现实 。
古时除夕放鞭炮,古人在除夕放鞭炮是什么意思-

文章插图
第三,这是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弘扬 。对于各地的风俗习惯,不同的地方有着不同的说法,尽管看起来并没有什么道理,但在大家的心里,先祖遗留下来的传统还是要继承和发扬的 。不管是老一辈的人,还是我们的父母,过年的时候都是按照以前的习俗来燃放烟花爆竹,用他们具体的行动来告诉我们,甚至下一代,这以后也要记得在某些时候放鞭炮,不能把传统习俗和文化遗忘,不能把先祖先辈流传的精神忘却,不能把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期望丧失 。不管怎样,人们约定成俗的习惯不能丢,更大的意义也就是全家图个热闹和喜庆,把这种乡风文化继承和弘扬,一代一代传承下去 。
第四,这是迎财神送饭的美好愿望表达 。财神对于农民来说非常重要,大家都期望财神天天来到自家来 。当然,在大年初一迎新的第一顿饭前放鞭炮,更多的是寄寓思想文化 。有的地方农民过年都会煮饺子,饺子煮熟前,全家围坐在圆圆的桌子前,因为地方习俗农民们都要放鞭炮,这似乎告诉人们,我们也是毕恭毕敬的迎财神,让财神时时伴佑自家 。农民为了迎财神,在吃饭前给神灵天地之间敬奉一碗饭,供三炷香,带上供品,然后燃放鞭炮 。这是人们迎财神的美好愿望,也是心里祝愿的美好寄托 。
古时除夕放鞭炮,古人在除夕放鞭炮是什么意思-

文章插图
第五,对地方风俗文化的继承 。财神前一碗,观音前一碗,灶神前一碗,土地神前一碗,家里的主人就开始焚香烧纸放鞭炮,我们这里的民俗称“敬神”,就是请老祖宗们回家来团圆 。吃饭前,在家门口,或者在院子里先由家主拿着早就准备好的鞭炮,门内点燃,这叫“开门炮”,把祖宗从外面迎回来,过年时所有祖宗都回到自己家里,放个响儿再开门,等于提个醒儿,免得冲撞了他们,或者坐好迎接仪式,在正屋门、街门,要开的门都要放个“开门炮” 。这是礼数习俗,也是对地方风俗文化的继承 。
第六,寓意好日子如芝麻开花节节高 。大年初一开饭前放鞭炮,寓意好日子如芝麻开花节节高 。人们在饺子里包钱、枣、栗子、糕、糖等等,饺子刚一出锅,院子里燃放鞭炮,噼里啪啦的声音响起,先给给祖宗供奉,一家人才能坐下吃,谁能吃到碗里的饺子,什么都是好彩头,都是喜庆的场面 。吃饭前祭财神放鞭炮,迎祖宗放鞭炮,迎各路神仙放鞭炮,也给家里人增强生活信心,这在各地农村都是重头戏 。有些人要面子鞭炮能燃放几个小时,就是希望自家的日子如同芝麻开花节节高,美好日子越来越长久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