芯片|国产芯片厂商:变了!

任何一家半导体企业,基本都是从一个单品开始做起,要么做精做深,要么做宽做广 。光刻机巨头ASML只凭光刻机就能稳坐江山,而德州仪器却要发展出数十万种产品类别方能拿下全球不到20%的市场,不同领域的发展路径不同 。
【芯片|国产芯片厂商:变了!】对于国产芯片厂商来说,目前正进入一个由弱变强的新时代,以前,他们从单品切入,在“狭窄”的领域闯出一点天地;现在,他们不仅开始用自有资产进行并购扩充产品线,通过自研的方式来扩充边界,甚至是投资抱团 。国产芯片厂商,开始变了 。
国内厂商并购进行时
最近一段时间,国内陆续出现企业并购的消息 。其中并购较多的当属模拟芯片厂商,我们都知道,模拟芯片种类多且细,模拟芯片龙头TI和ADI也是通过横向并购的方式不断丰富扩展品类,全产品系列是各个模拟芯片公司发展的趋势 。
国内模拟芯片厂商这几年逐渐开始在细分领域取得一定成就,已经出现多家依靠有限品类率先上市的芯片企业,他们的营收小有规模,逐渐有财力进行横向并购扩展 。
如果说之前很多的收购主要集中于上市公司,那么现在非上市公司的收购也已经开始出现 。日前,琻捷宣布完成收购聚洵半导体76.90%股权 。琻捷电子成立于2015年,是由几位留学归国的复旦校友和西电校友创立 。
琻捷在汽车传感器芯片领域有深厚的积累,聚洵主要产品为电源芯片和信号链芯片,两家的合并将重点发力车规级传感芯片和电源芯片的整合和集成 。
6月6日,功率半导体器件厂商扬杰科技以公开摘牌方式2.95亿元收购湖南楚微半导体40%股权 。楚微半导体是一家晶圆制造厂,成立于2019年6月,隶属于中电科四十八所,目前已建设一条8英寸0.25μm~0.13μm集成电路成套装备验证工艺线,月产达1万片 。
随着楚微的加入,将突破产能瓶颈,提升制造工艺水平,进一步发挥IDM一体化优势,强化中高端功率器件布局 。
今年5月22日晚间,韦尔股份拟不超过40亿元增持北京君正 。北京君正的存储芯片和韦尔股份的CIS可在车载市场协同扩大市场份额,在模拟细分领域,两家也可以进行合作实现共同增长 。这是国内大型厂商之间的投资合作碰撞 。
而韦尔半导体和北京君正两家此前也都进行了一定的收购,韦尔半导体收购豪威科技,拿下了在全球CIS领先的地位,还收购了思比科以及Synaptics 的TDDI业务 。北京君正在收购了芯成半导体(ISSI)后,正成为国内汽车电子领域的佼佼者 。
今年3月28日,上海贝岭发布公告称,拟以3.6亿自有资金收购矽塔科技100%股权 。同时,上海贝岭发布公告表示,公司目前持有上海岭芯70%股权,公司拟以自有资金收购剩余30%股权,交易价为5005万元人民币 。
其中矽塔科技专注于电机驱动和控制芯片研发,上海岭芯是电源管理类芯片厂商,两家的并入将丰富和完善上海贝岭的产品线,也将进一步加速上海贝岭向工控、汽车电子应用领域的转型升级 。
2021年8月,闻泰科技的全资子公司安世半导体完成了对英国最大的化合物半导体代工厂NWF的收购,获得了100%的硅片生产所有权 。安世半导体是全球领先的分立器件厂商,目前已开始正式进军模拟芯片领域,专注在高压功率器件、模拟IC的研发 。闻泰科技还收购了欧菲光苹果摄像头模组厂,布局智能制造产业链 。
2021年10月,电源管理芯片厂商晶丰明源以6.13亿并购MCU厂商凌鸥创芯 。这是晶丰明源横向扩展的一个表现,电源管理是模拟芯片,而MCU是数字芯片,但双方将在采购渠道、技术开发、客户资源方面高度协同 。晶丰明源的打算是,未来随着电源管理逐渐走向SoC化,公司将通过收购凌鸥创芯后所获取的MCU数字芯片设计能力,更增强公司议价权 。
关于模拟芯片厂商的并购发展之道,北京半导体行业协会副秘书长朱晶的观察和观点是:“泛模拟芯片公司收入到1亿美金或者10亿人民币上下就要开启收购模式了,2亿美金或者20亿人民币上下就要有自己的封测后道产线了,10亿美金肯定需要有自己的fab了 。
国内几家比较大的泛模拟芯片公司都是类似的路子 。”
在瞬息万变的半导体行业中,赢家是对未来有清晰愿景的领导者,企业可以通过严格的销售和收购来建立并购优势 。
企业内生增长,自研新品类,建产线
除了通过并购的方式来扩充产线之外,厂商们自研扩充、自建产线也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
围绕原有的强项业务进行服务和补充是芯片厂商的一个致胜策略 。例如在CIS领域市场前三的豪威科技,在今年5月份,发布了首款32位MCU产品,顺应了市场对高性能、低功耗国产MCU的需求,正式踏上进军MCU市场的新征程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