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2020疫情征文?我与祖国共成长征文疫情2020年


我的2020疫情征文?我与祖国共成长征文疫情2020年

文章插图
篇一:
伴随着新型冠状病毒的来临,千千万万的医务工作者为了国家和人民舍小家顾大家,用执着守护着我们每个人 。
疫情发生后,作为武汉第一家收治患者的医院,近千名医护人员奋战在战线最前沿 。他们穿着厚重的防护服,冒着被感染的危险,争分夺秒地救治患者 。
已经84岁的中南山院士,本该退休在家养老,享受天龙之乐的时候,却在国家、人民最需要他的时候,再次“挂帅出征”,抗击新型冠状病毒 。看着医护人员们那疲劳的身影,心中除了感动还是感到,这将是庚子年的最美风景 。
在除夕之夜,本应是阖家团圆的欢喜日子,但他们依旧坚守在岗位上,维护人民的安全 。
这注定是一个不一样的春节,虽然已经过去一个多月了,但是想想那些奋笔写下“请战书”的医护工作者,连夜赶到武汉去支援医护人员 。开始建火神山医院的施工人员,日夜运送物资的驾驶员——用行动证明了什么是大爱无疆 。
这些伟大的医护人员们,穿着一层又一层的防护服,全副武装,在充满巨大生命危险的病区里,用自己宝贵的生命,维护这成千上万人的健康,前仆后继 。
这儿有一个小小的故事,清晨,医院的走廊上,两旁的医生都靠着墙睡着了,有一位医生,叫杨文凯,由于他在手术台连续工作了两周,造成他过渡疲劳,下班时,他走进电梯,过渡疲劳的他竟靠着电梯的扶手睡着了,下电梯的时候一不留神跌倒了,撞掉了两颗大门牙 。这虽然不是新型冠状病毒的事例,但我还是能感受到医生的舍己为人的精神 。
所以,我们要致敬这些美丽的逆行者,同时敬畏自然,守护生命 。让我们众志成城一起战胜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期待他们早日归来,阖家团圆,一起繁华与共 。
篇二:
一座不垮的大厦必定有坚实的栋梁,一个处于危难时期的国家必定会挺起民族脊梁
——题记
“龙的雄心飞扬,发出力量,共经历风和雨,共守龙的梦……”这是2003年抗击非典时,我们的战歌 。2020年的新冠肺炎,我们也携手并进,万众一心,挺起民族脊梁 。
冲锋在前,勇挑重担,挺起民族脊梁 。抗击非典时,他冲在最前面,2020年84岁的他一边告诉公众尽量不要出门,一边自己正登上前往武汉的高铁上,挂帅出征 。“灾难是一面镜子,照出人们真正的灵魂 。”一个不畏生死,挑起重担的灵魂他的精神,支撑着千千万万个人 。___时,有鲁迅的“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而新时代的今天,有着像终南山一样的医护人员冲锋在前 。他们“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他们挺起了民族脊梁 。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挺起民族脊梁 。医护人员的一封封红手印,一个个请战书,医疗团队在最短的时间在武汉汇聚 。他们逆行的背影是那么坚定,那么无畏 。
“孩子不哭,妈妈这一仗不能输!”
“我报名了,但没告诉我爸 。”
“我是医护人员,穿上这身衣服我就有责任 。”
他们是救人之医,护城之军 。从肯尼亚到广州的航班,没有旅客回中国,飞机上全是肯尼亚华人购票后把无偿捐助的物资放在自己座位上 。在美国,几乎所有的口罩都被华人运往祖国 。我们面临危难时没有丝毫畏惧,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挺起民族脊梁,我们能战胜一切困难!
众志成城,抗击肺炎,挺起民族脊梁 。“千百年来,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够历经磨难而不衰,饱含艰辛而不屈,千锤百炼而愈加坚强,靠的就是危难时刻,各族人民的团结奋斗!”这次新冠肺炎,我们听从国家的命令,在家不出门,勤洗手,不聚会,医护人员响应国家的号召,勇往无前,我们全国人民众志成城,抗击肺炎,挺起民族脊梁!
这次没有人是一座孤岛,每个人的命运都紧密相连,中国人在危难时刻挺起了民族脊梁!
篇三:
怀旧,似乎是人的一种本能,从过去的岁月里走过来,总有一些带着特殊气息的东西留在记忆中,擦不掉、抹不去 。当然,怀旧也是因为太过珍惜 。前些天,有幸聆听到伴我多年的一位小姐妹分享的一段温暖小故事:她父亲是军人,一周才能到部队见一面,所以小时候几乎是母亲一手拉扯,母亲对于她来说就是守护神般的存在,而一周一见让她深感父亲就是一份充满惊喜的礼物!在她的记忆中,感动、温馨画面太多太多,但永远也抵不过这段不可复制的美好 。
亲人,据说我们在人群中认识彼此的几率只有百万分之一,但血缘永远是固定的,从呱呱坠地的那一刻起,血缘,就成为我们永远也无法摆脱的羁绊,爱也好、恨也罢,我们都无法,也不可能抹去这个世代传承的烙印 。还据说人们混迹一生,平均会遇见三千多人,有朋友、同事、小伙伴、爱人,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这会使我们更有归属感和安全感,在物质资料充裕、精神文化丰富中长大成人,并未尝试过一丁点的磨难与困境,总会任性的以为世界的中心就是自己,抵触家人的关爱、漠视他们的牵挂,若一味的在这个死板的圆圈中循环,怕是很难真正的长大 。但是最终,我们也都总是希望能够回到亲人身边,回到最初的归宿,我们会发现失去亲人,一无所有;为了亲人,会倾尽一切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