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绛|32岁成名,105岁去世( 四 )


源于她对这部小说的“特别喜爱”:
“堂吉诃德是彻头彻尾的理想主义者 。 ”
她十分敬佩这位瘦弱老头与巨人较量的胆量 。
这种胆量 ,
在她的身上 , 异曲同工 。
而对于那些曾经十分折磨的回忆 ,
她后来只说:
“人性并未泯灭 , 乌云镶着金边 。 ”
051980年后 ,
杨绛一家的生活逐渐安稳 ,
在工作和创作上 ,
都有了成绩 。
然而 , 他们的身体状况却总是欠佳 。
杨绛有冠心病;
钱锺书患气喘、肾病;
钱瑗 , 肺癌转脊椎癌 ,
发现时已是末期 。

▲1981年 , 摄于三里河寓所 。
1994年夏天 , 钱锺书住院 ,
杨绛每天为他送饭送汤 。
1995年冬天 , 钱瑗也住进医院 ,
但无法每天相见 , 只是每晚通电话 ,
每星期去看她 。
三人分居三处 ,
杨绛成为了这个家传递消息的联络员 。

▲钱瑗写给爸爸的信 。
不过 , 这样的日子 ,
两年后就结束了 。
是让人心碎的结束 。
1997年春天 , 女儿钱瑗病逝 。
1998年冬天 , 爱人钱锺书病逝 。
“我们三人就此失散了 。
就这么轻易地失散了 。 ”
尽管杨绛向来坚韧 ,
但至亲的离世 ,
对她仍然是巨大的打击 。
“悲痛是不能对抗的 , 只能逃避 。 ”
1999年 ,
她选择了一件需要投入全部心神的工作 ,
来逃避悲伤 。
——翻译柏拉图《对话录》中的《斐多》 。
《斐多》讲的不是文学 , 是哲学 。

▲世界名画《苏格拉底之死》 。
以前从未涉猎哲学的杨绛 ,
翻译时尽量避免哲学术语 ,
努力把这篇语言生动如戏剧的对话
翻译成戏剧似的对话 。
在一遍遍阅读中 ,
几千年前苏格拉底从容就义前
对生死话题的侃侃而谈 ,
仿佛就在眼前 。
“他那灵魂不灭的信念 ,
对真、善、美、公正等道德观念的追求 ,
给我以孤单单生活下去的勇气 ,
我感到女儿和锺书并没有走远 。 ”
杨绛在哲学中找到了答案 ,
治愈了自己 。
“钟书逃走了 , 我也想逃走 ,
但是 , 我压根儿不能逃走 ,
得留在人世间 , 打扫现场 ,
尽我应尽的责任 。 ”
杨绛开始整理钱锺书留下的
各种手稿和笔记 。
个中艰辛 , 并不比翻译《堂吉诃德》来的少 。
此时的杨绛 , 已年近九十高龄 ,
手稿不仅数量繁多 , 前后互引 ,
里面还掺杂着杨绛并不擅长的
德文、意大利文、拉丁文 ,
因此 , 整理时要付出巨大的精力 。

▲1999年 , 杨绛整理钱锺书笔记“容安馆札记” 。
2011年 , 当极耗心力的
20卷《钱锺书手稿集·中文笔记》出版时 ,
在一场座谈会上 ,
杨绛通过录音表达了感激之情:
“为他立项出版一部不大可能热销的‘手稿集’ ,
他今天准会又高兴 , 又得意 , 又惭愧 , 又感激 。
我是他的老伴 , 能体会他的心意 。 ”
话语有力而又激动得微微颤抖 。
这一天 ,
她也是又高兴 , 又感激 。
06“在这个物欲横流的人世间 ,
人生一世实在是够苦的 。 ”
杨绛清楚地知道 ,
人生里充满了苦难 。
但纵观其一生 ,
不论是在顺境还是逆境之中 ,
她似乎从未有过失控的时刻 。
在杨绛百岁之年的一次采访中 ,
记者问她 ,
身上那无怨无悔、向上之气来自哪里?
杨绛回答 , 来自于信仰:
对文化的信仰 , 对人性的信赖 。
有信念 , 就像老百姓说的 , 有念想 。
记者又问 ,
您看重“自由” ,
可是却又总是在“容忍” ,
从做钱家媳妇的诸事含忍 ,
到国难中的忍生活之苦 。
这好像是两个气质不同的东西 。
杨绛回答 ,
这也忍 , 那也忍 ,
无非是为了保持内心的自由、内心的平静 。

▲2003年 , 摄于北京三里河寓所 。
她在容忍中得到了什么?
“我穿了‘隐身衣’ ,
别人看不见我 ,
我却看得见别人 。
我甘心当个‘零’ ,
人家不把我当个东西 ,
我正好可以把看不起我的人看个透 。
这样 , 我就可以追求自由 , 张扬个性 。 ”
参考文献:
杨绛:《杨绛全集》 , 人民文学出版社 , 2014年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