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报喜不报忧要了京剧的命,到底是谁营造了戏曲的虚假繁荣?

京剧|报喜不报忧要了京剧的命,到底是谁营造了戏曲的虚假繁荣?

文章图片

京剧|报喜不报忧要了京剧的命,到底是谁营造了戏曲的虚假繁荣?

文章图片

京剧|报喜不报忧要了京剧的命,到底是谁营造了戏曲的虚假繁荣?

文章图片

京剧|报喜不报忧要了京剧的命,到底是谁营造了戏曲的虚假繁荣?

文章图片

京剧|报喜不报忧要了京剧的命,到底是谁营造了戏曲的虚假繁荣?

文章图片

京剧|报喜不报忧要了京剧的命,到底是谁营造了戏曲的虚假繁荣?

文章图片

京剧|报喜不报忧要了京剧的命,到底是谁营造了戏曲的虚假繁荣?




京剧没落是一个众所周知的秘密 , 有市场原因 , 但却不是决定性原因 。
著名的徽班进京标志着京剧的诞生
清朝乾隆五十五年(公元1790年) , 来自中国安徽安庆的四个徽剧班三庆班、四喜班、和春班、春台班(称为四大徽班)陆续来到北京讨生活 。
第一个进京的徽班是以唱“二黄”为主的“三庆班” , 以丰富的剧目和柔美的唱腔逐渐占领了北京的戏剧市场 , 他们的成功使其他徽班也跟着来到京城 , 杂糅了秦腔与昆腔形成了一定特色 。



在清朝道光年间(1828年前后) , 其又添加了湖北汉调(楚调、西皮调) , 形成西皮与二黄合流 , 形成所谓的“皮黄戏” 。
此时在京师里形成的皮黄戏 , 受北京语言特点的影响 , 有了“京音”的特色 。 这就是京剧的雏形 。
真正把皮黄戏叫作京剧的是上海人 , 因为皮黄戏班经常到上海演出 , 于是上海人他把皮黄戏称为“京戏” , 也叫“京剧” 。



京剧的全盛时期
从清末的同治、光绪时期 , 京剧的繁盛一直延续到了建国初期 , 这是京剧走向繁荣的第一个时期 。
画师沈蓉圃以同治、光绪时期的十三名京剧著名演员的剧装造型绘制了著名的画像“同光十三绝” , 这成为当时京剧全盛的有力佐证 。
当时上至王公贵族 , 下至贩夫走卒 , 无不喜欢听戏看戏 , 没事了口中还会不自觉哼唱几句戏文 , 有的人还会三五成群把自己喜欢的京剧演员的经典唱段表演一下 , 俗称“票友” 。
咸丰皇帝、慈禧太后更是戏迷 , 当年京剧演员们在台上唱错一个音 , 改动一个词 , 他们都能立刻听出来 。



当年英法联军进了北京 , 烧了圆明园 , 而避到河北承德的咸丰皇帝还是天天听戏 , 就和没事人一样 。 朝廷还有一个专门为皇帝唱戏 , 管理演员的衙门叫做“升平署” 。
慈禧太后的欣赏水平更是要高一点 , 她曾对汪桂芬与谭鑫培两个人的水平作过一个高下判断 , 她说:“宫里有桂芬(汪桂芬) , 就显得金福(谭鑫培)略逊一筹了” 。 谭鑫培心服口服 。
那个时候 , 京剧演员被称为戏子 , 属下九流 , 但由于能时常进宫见到皇帝和太后 , 所以实际身份并不算低 , 民间对他们尊称为“老板” , 这个称呼一直延续到建国后 , 比如梅兰芳先生就被人称为“梅老板” , 马连良先生就被人称呼一声“马老板”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