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行军打仗一天能走多少里?古代士兵一天行军走多远

嘉靖二十九年(公元1550年)八月,鞑靼部首领俺达汗在久围大同不克之后,俺答汗移寇东去,自古北口长驱,杀掠怀柔、顺义吏民无算,明军一触即溃,立营于潞河东二十里之孤山(今通州东北)、汝口等处,兵锋直指京畿,京师戒严 。
彼时的大明京师,自土木堡之变后久未遭兵祸,嘉靖皇帝急忙下令各镇边军入京畿勤王,此时的明军边帅仇鸾在居庸关暂住听征,当俺达突袭进入京畿后,仇鸾听诏八月十七日(戊寅)从居庸关出发,八月十八日(己卯)抵达通州列阵,仅仅一天一夜,急行约莫150里(此为明里计数,1明里为180丈,约莫现代560米),救援速度之快让嘉靖皇帝都感到十分惊喜 。
那么,昼夜奔袭150里的急行军,在古代军队中是否很难实现,古代的急行军一天能走多少里?感兴趣的读者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困难重重:被制约的行军速度
“所谓踵军者,去大军百里,期于会地,为三日熟食,前军而行,为战合之表 。”
——《尉缭子》
在先秦时期的兵法著作《尉缭子》中,记述了那个时代真实的行军速度,步兵日行仅为30-40里速度 。虽然军事科技和道路条件在历经千年的不断发展,自秦汉到明清,关于行军速度这一方面,并没能取得太大的进步,《尉缭子》中提到的行军速度,也是古代军队普遍的速度,要了解这个问题,首先要从古代行军条件身上说起 。
军队规模、道路系统以及辎重补给,都是决定军队行军速度的重要因素,但这些条件在古代都饱受制约 。
如果一支军队数量庞大,在古代的道路条件下,行进的路上本就困难重重,而行军的速度又取决于其中最慢的一部分,也就是辎重运输的速度 。古代行军辎重的运输一般使用车辆、驮马,位于军队的后方,当辎重部队行进时,道路已然经过大部队踩踏,更加崎岖难行,势必会拖累行军的整体速度 。
除此之外,行军路上的各种防护、探查等必要措施,也延缓了军队行进的速度 。行军时首重防止敌军偷袭,这对于行军速度就有很大的影响 。
在影视剧中,甲胄齐整行军的场景,在古代战场上一般不会出现 。古代的甲胄重量很大,即便是到了明清时期流行起来的,以较为轻便而被推广的布面甲,也有20多斤的重量(《明会典》:“造甲,每副重二十四斤至二十五斤……”),加上武器装备等长途行军,对于士兵的体力会是一个不小的消耗 。
因而,古代的士兵并不会穿着盔甲行军,一般行军中,盔甲通常由牲畜或民夫驮着 。至于兵士,则需要尽量节省行军中的体力以保证在肉搏战中有足够的体力作战 。
古代的士兵行军时一般不穿盔甲,这也是战场上偷袭战术屡屡发挥奇效的原因,遭遇突袭时,没有身着甲胄的军队往往面临着衣甲齐备的敌军单方面屠杀,结果自然是大败亏输 。所以如何防备敌军的偷袭十分考验古代将领的能力,通过游骑、侦骑等散布四方,从而来侦察敌情是否有埋伏成为防范偷袭的主要手段 。

古代行军打仗一天能走多少里?古代士兵一天行军走多远

文章插图
明军行军示意图,经过狭小的山谷时,明军塘骑会多次侦查
以明朝为例,明军中的塘报骑兵就是专门执行防范偷袭、探查敌情、汇报信息这类任务的 。当军队开拔离开营寨之后,明军塘骑就要外出侦查 。塘骑以塘为编制,每个塘有五人,这五个人在侦查时不能离开彼此的视线 。同时,每人都要装备信炮,以便遭遇突发事件时给大军报警 。
明军大军在行军时,不管军队兵分几路,每一路都要设置二十四塘骑兵,这些塘骑每人之间相距一里,广泛散布遥相呼应,最多可散布二十余里,之后游骑再将探查到的情况再汇集给大部队,确保前路没有敌军的埋伏 。此外,塘骑作为军队的眼睛侦测四方,行军前方的道路情况、水源情况等问题也需要探查了解,在做到这些后,大部队才可以加速行军 。
游骑的探查措施在行军中尤为必要,在历史上,即便是军事经验丰富的将官也会在这个问题上碰壁 。洪武五年(公元1372年),明军名将李文忠率军远征漠北,当李文忠在土剌河一带击败北元将领哈剌章、蛮子后,翻过燕然山一路追击元军至称海 。在李文忠携胜而还的路上,李文忠军因为游骑探查工作不到位,夜里走错了路,一度找不到水源,数万百战之师险些尽数陨落草原 。
游骑、侦骑的探查确保了大军行军路上的安全,也迟滞了大军整体行军的速度 。不过事有例外,如果遇上某些特殊情况,轻装上路的军队也可能达到日行百里 。一支规模不大的部队舍弃辎重,缩小探查范围,只是为了某个迫切的目标进行急行军,这在古代战争史上也算不上稀奇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