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银票是什么样的?古代的银票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古代银票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 。古代银票一张薄纸为何无人敢造假?
【古代的银票是什么样的?古代的银票】北宋年间,出现了史册记载的最早纸币——交子,又称“楮币”,开启了中国古代货币从贵金属转变为银票的历史,比西方国家早了六百多年 。交子诞生于四川,除了宋代本身的时代背景,也在于其特殊性 。隋唐战乱没有影响到四川,导致其贸易相对繁荣,经济相对独立,因缺铜而依赖铁 。但是铁钱非常不方便携带,史料里有不少记载:“小钱每十贯重六十五斤,折大钱一贯,重十二斤,街市买卖,至三、五贯文,即难以携持”(一贯在宋代等于770文)、“尝使蜀,见所用铁钱至轻,市罗一匹,为钱二万”等 。且铁钱与铜钱的比价据记载大概是10:1,“江南旧用铁钱,十当铜钱之一,物价翔踊,民不便” 。最终,在茶叶和马匹贸易发达的四川,加之铁钱使用的不方便性,最终导致纸制银票交子诞生于此 。虽然是一张薄纸走天下,但银票在古时却无人敢造假,这是为什么呢?

古代的银票是什么样的?古代的银票

文章插图
▲宋代交子
官方体系严密,从高层截断造假可能
1、银票用纸制作工艺复杂、制作材料稀缺
不同于一般的造纸材料,银票选纸要么制作工艺极度复杂,要么制作材料稀缺难求,并且一般都是官方垄断的,不流通于民间,比如川纸,由于制作工艺复杂,被列为银票的专有制作材料,而被禁止用作他途 。在宋代的时候,用一种叫做“楮皮”的原材料来制作银票,这是非常不容易获得的稀有物质,也从一定程度上杜绝了银票被仿制的概率;且高丽纸是委托高丽制作并作为贡品进贡朝廷的 。这都从源头上打击了伪造银票的行为 。
2、银票的图案设计、盖章,被造假相当困难
银票官方设计图案复杂、精密、细致,相关机构集中了制作工艺最为精良的匠人,手艺精湛,花纹非常繁杂,细节很是微妙,还有最顶级的印刷技术,一般的造假人员很难达到这样的高度去做假模仿,这也从一定程度上杜绝了造假的可能 。时至今日,这个防伪手段仍被广泛使用,可见其防伪效果的优秀性,不得不为古人的智慧点赞、亮灯 。
此外,设计图案的样式更迭速度也较快,一般1到2年就会更迭,这也为造假增加了不可预见的变数和难度 。且随着防伪技术的发展,银票上还出现了针孔和点墨技术,这和现代人民币上的编码技术很像,就像是银票的“身份证”,这为古代银票安全的护航更添了一层保护 。
古代的银票是什么样的?古代的银票

文章插图
▲清 银票
3、法律严苛,从国家层面杜绝了造假的可能
法律规定,造假币者,直接判处死刑,家人还遭受“连坐”,甚至满门抄斩,而且这个罪行是不可赦免的 。在如此严酷的法律制度面前,相信有造假心思的人员,也都会三思而后行,望而却步了吧 。那么名冠中外的晋商汇票是如何驰骋天下而不被伪造、冒领的呢?其实还要源于晋商汇票的高超防伪技术 。
晋商汇票的高超防伪技术
一般意义上的晋商主要指的是明清500年间的山西商人 。在晋商经营的盐务、票号等业务中,最著名的是票号业务,可以说是现代银行的“祖父” 。所谓票号,是指专门经营汇兑业务的金融机构,也被称为票庄、汇兑庄,主营业务是汇兑银票 。
道光初年,也就是1823年左右,在平遥的“西裕城” 颜料庄,正在主持西裕成号事的大掌柜雷履泰不仅看到民信局的发展解决了通信的困难,还看到了随着国内国际贸易的发展所展现出来的大量货币流通所造成的契机 。身为商人的雷履泰深有感触,他把握机遇,设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家票号——“日升昌”,兼营汇兑业务,运用全国各地设立的分庄优势,此端收纳银两后,然后写信给彼端分庄,由彼端分庄汇兑出等额的银两,然后在双方知晓的前提下,收取一定的手续费,这就解决了现银运输携带不方便、不安全还经常出错的弊端 。随着汇兑业务的风生水起、日益昌盛,雷履泰就放弃了颜料庄的业务,专门经营汇兑业务 。
古代的银票是什么样的?古代的银票

文章插图
▲日升昌“汇通天下”牌匾
随后,雷履泰在市场调查分析的基础上,更多地拓展了分庄口岸,由于票号业务保险、迅捷、方便,迎合了当时不断膨胀的需求,票号不断壮大,经营范围也逐渐扩大,继平遥票号兴起后,相邻的祁县、太古商人紧随其后,更多的山西人也投资加入了票号业务,后来政府及相关人员的扶持为山西票号的壮大更拓宽了道路 。山西票号一脉,气候渐成,还被外国人称为山西银行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