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训练|那些到寺庙工作的年轻人,都在想什么?

思维训练|那些到寺庙工作的年轻人,都在想什么?

文章图片

思维训练|那些到寺庙工作的年轻人,都在想什么?

文章图片

思维训练|那些到寺庙工作的年轻人,都在想什么?

文章图片

思维训练|那些到寺庙工作的年轻人,都在想什么?

文章图片


最近几年 , 每每有寺庙面向社会招聘的信息发布 , 都会掀起一阵热议 。
2016年 , 灵隐寺招聘新媒体编辑 , 因为引发社会太多关注被删除 , 但依旧有1000多人慕名应聘;
2020年 , 法华寺发布招聘短视频编导启事 , 消息发出不到一天 , 就有多人投递简历 。
寺庙的工作机会为什么如此吸引年轻人?
《三联生活周刊》就采访了即将入职寺庙的北大毕业生“慌慌” 。
慌慌98年生人 , 不过24岁 , 之前在上海一家互联网平台做内容策划 。
她这样描述自己的工作:就是收别人的钱 , 听别人的差遣 , 干别人的活儿 , 听别人的要求 。
“我有自己想要坚持的东西 , 但是客户并不认可 , 他们又无法给出明确的要求 。 结果 , 整个过程就是不停地修改 , 我觉得这是非常没有意义的 。 ”

无意义感和持续内耗充斥着忙碌的日常 , 慌慌果断裸辞 , 发现了入职寺庙的机会 。
而很多年轻人和她一样 , 需要一份工作来满足生存需要 , 也想工作本身有意义 , 而同时满足两者似乎是很难的事 。
有人说 , 人是唯一追求意义的生物 , 人生的困惑 , 都与意义有关 。
如果说无论得到什么 , 终有一天要失去 , 那我们每天忙忙碌碌追求的到底是什么?

《种子》是一本探索意义的书 , 主人翁乔西本来是一个前途光明的优秀青年 , 他有激情、有梦想 , 但是日复一日的工作 , 却磨光了他的热情和棱角 , 他上班常常魂不守舍 , 越来越不知道自己活着的意义是什么 。
老板给了他两天假期 , 调整状态 , 乔西准备带着自己的小狗“达摩” , 去乡间散心 。
不幸的是 , 乔西在农庄里迷路了 , 他走进了一处玉米迷宫 。

乔恩?戈登|中国广播影视出版社
就在不知所措时 , 一位农夫出现 , 乔西向他求助 。
农夫问他:“你可以告诉我你要去哪儿吗?”
“我想找到迷宫的出口 。 ”乔希说 。
农夫深深吸了一口气 , 笑着说:“我说的不是迷宫 , 我说的是生活 。 你知道你的人生目标吗?”
他不慌不忙地告诉乔希:“我见过很多迷路的人 , 知道他们什么时候迷路 。 但是不用担心 , 像你一样迷路的人数不胜数 。
很多人来迷宫是为了寻找一些东西 , 他们的职业、背景、年龄都不同 。
有的人在寻找理想的工作 , 有的人只是想在生活中找到一点乐趣和幸福 , 有的人在工作中寻找更多的意义 , 还有的人在面对某种逆境时心生迷茫和恐惧 。 他们都在寻找答案 , 希望有人能告诉自己下一步应该做什么 。 ”
“迷路 , 是因为你不知道你的目标是什么 。 ”农夫告诉乔希 。
“目标是我们最根本的指导体系 , 给我们的生活提供方向 。 目标赋予我们热情 , 因为热情 , 我们有了信心和追逐梦想的活力 。
没有目标的生活就是漫无目的的游荡 , 如同风中尘土 。 你就会变得行尸走肉一般 , 放纵散漫地活着 。

不过 , 一旦找到目标 , 你就会找到生存的理由 , 找到你要走的路 , 在路途中挥洒热情 。 ”
说完 , 农夫给乔希一粒种子 , 告诉他:“只要找到种这颗种子的地方 , 你就会找到你的目标 。 ”

为了找到种子应该种在的地方 , 乔希拜访了父母、朋友、老师 , 回到充满快乐回忆的校园 。
在学校 , 他碰到久违的戈德曼教授 。
教授什么都没变 , 他还在教授同样的课程 , 在乔希看来 , 这很无聊 。
但是教授说:“课还是一样 , 讲的内容不同了 。 我总是在想办法让学生对我的课保持新鲜感 , 如果我用同样的方式讲同样的课 , 我不只是在给学生催眠 , 就连我自己都会睡着 。 ”
乔希羡慕教授能日复一日做自己喜欢的事 , 在重复的教学中也能找到乐趣 , 他倾诉自己的困扰 , 不知道工作的意义是什么 , 而教授告诉他:“大多数学生都不能在大学里找到自己的人生意义 , 大学是一个让你做好充分准备去追寻人生意义的地方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