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巡守城中张巡是个怎样的人 唐代张巡典故
安史之乱中,张巡挺身而出,率领仅有的数千名将士抵抗十三万叛军,展开了一场惊天地、泣鬼神的睢阳血战 。最后虽然由于众寡悬殊,粮尽援绝而失败,但它却有力地遏止了叛军南下,保住了大唐半壁江山和江淮丰厚的财源,为大唐王朝反击,赢得了宝贵的时间和物质保障 。唐朝大诗人韩愈,在评价这场历史上最惨烈的战役时,就说“无睢阳即无江淮,无睢阳即无大唐”,可见其重要性;而这悲壮的一幕,更使文天祥“骂贼张巡,爱君许远,留取声名万古香”的诗句流传千古 。
张巡(公元708年–757年),唐代河南南阳邓州人,是“安史之乱”时期著名的英雄 。张巡从小就聪敏好学,博览群书,通晓作战阵法 。气志高迈,重视小节,所倾心结交的必是大人或长者,从不与庸俗之辈合群,当时人颇难知其抱负也 。长成后有才干,讲气节,倾财好施,扶危济困,毫无吝容 。
张巡于开元末年中进士第三名,初仕为太子通事舍人,天宝年间,调授清河(今河北清河)县令,政绩考核为最高等,任期满后回京 。当时,唐玄宗宠妃杨玉环的族兄杨国忠执掌朝政,权势显赫,留京待迁的官员纷纷走杨国忠的门路 。这时有人劝张巡去拜见杨国忠,但被他拒绝了 。因不愿阿附权贵,尽管他政绩突出也未能迁升高官 。不久,他调授真源(今河南鹿邑)县令 。张巡赴任后为政简约,人民安居乐业 。
唐玄宗天宝十四载(公元755年),安禄山、史思明叛乱 。次年正月,太守杨万石慑于叛军威势欲举郡迎降,逼迫张巡迎接叛军 。张巡却誓师讨伐逆贼 。当时,今山东单县尉贾贲也起兵拒叛,进兵至雍丘(今河南杞县),与张巡会合,共有兵二千人 。贾贲、张巡据城而自守 。不久,叛贼令狐潮引叛军攻雍丘,贾贲战死 。此后,张巡领导军民继续英勇杀敌,从而赢得了军民的信任 。
张巡率众坚守孤城四月,每战皆捷 。后来迫于形势恶化,张巡率众沿睢阳渠向南撤退,当时他只有马三百匹,兵三千人,退至睢阳与太守许远,及城父(今安徽亳州东南)县令姚阎合在一起坚守城池 。
令狐潮以贼众四万进攻孤城,城内人人大为惊恐 。张巡晓谕诸将曰:“叛贼知道我城中虚实,颇有轻视我等战斗力之心 。何不趁此机会出其不意出击,可以惊扰他们而击溃之,乘此良机,敌势必被我等摧折 。”诸将齐道:“善 。”于是张巡分兵千人趁机出城,列数队而出,他本人亲身前导,长驱直入,直逼令狐潮军阵,敌军胆战心惊向后退却 。
隔天叛贼集中军力紧密出击,架设数百云梯猛攻,张巡在城垛上,指挥部卒以束,浇灌膏脂,放火焚烧以御敌,贼兵不敢再向上攀登,而巡却伺机追击之 。这样过了六个月,历经大小数百战,兵将士卒穿盔带甲进食,受伤者裹好旧疮再奋战,如此潮军遂败走,巡又追击,几乎捕获叛贼 。于是令狐潮大怒,又率众来犯 。可他素来就敬佩与善视张巡,这回领兵至城下,用温情语调告诉张巡曰:“本朝国力危殆,兵将不能出关为您解厄,天下大势已去 。足下以羸弱兵卒固守危城,想尽忠报国也无指望,为啥不与我相随而得享荣华富贵呢?”巡曰:“古来父死于君,义不报 。你这叛贼乃是因妻孥被杀衔怨在心,想借力于贼人以图报复,我看你的头颅马上就要挂在通衢大道上示众,为后人百世取笑,咋办?”潮听后赧然离去 。
正当此时,城中粮食匮乏,而令狐潮却得到贼人济助的粮饷盐米,用数百艘船运至,张巡采取声东击西之计,利用夜间在城南突袭,潮发动全军抗拒,巡另外派遣精锐勇士衔枚沿着河岸疾走,顺利取得盐米千斛,并焚烧其余剩粮而还 。而当城中弓矢用尽时,巡让人捆绑蒿草人形千余个,披上黑衣,利用黑夜缒放城下,潮兵一时不及详察,争相放箭射去,久而不见动静,才恍然大悟,射的乃是蒿人;如此,睢阳城中守军把蒿人收还,得箭数十万支哪!
睢阳地当睢阳渠要冲,位置非常重要 。至德二年(公元757年),安禄山死后,其子安庆绪派部将尹子琦率大批精锐兵力进攻睢阳 。面对强敌,张巡、许远激励将士固守,虽然守城的将士只有几千人,但大家上下一心,苦苦坚守了十个月,与占优势的叛军前后进行了四百余战,总共杀死敌将三百人,士兵十二万人 。
张巡坚守睢阳,当时战斗进行的非常残酷 。张巡督战时,总要慷慨激昂的大声疾呼以鼓舞士气,竟使眼角崩裂,牙齿
推荐阅读
- 我国北宋哲学家张载提出 理学的开创者为北宋五子
- 张鲁是张良的后人? 东汉末年张鲁雄踞哪里近三十年
- 最早出使西域为开辟丝绸之路做出贡献的是谁 张第一次出使西域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 鉴赏北宋画家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并说出其历史价值 清明上河图的作者是北宋的著名画家张择端
- 辩证唯心主义的基本观点 柳宗元的思想主张
- 张爱玲红玫瑰与白玫瑰的作品介绍
- 张爱玲倾城之恋的作品介绍
- 鉴赏北宋画家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并说出其历史价值 清明上河图是北宋画家张择端画的
- 泥人张彩塑的介绍 泥人张彩塑是用黏土制成的吗
- 历史张郃之死 新三国赵云战张郃是哪一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