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茶商标千茶面何时了

广东人得改革开放风气之先,有丰富的管理与营销经验、有全国最大的茶叶批发市场、有最浓厚的饮茶氛围,有最嗜茶的一族(广州人均饮茶量为全国平均水平的1.6倍),但在市场上却缺少过硬的茶叶著名商标或驰名商标,而且我省市场上出售的包装茶叶中有注册商标的也较少,消费者在市场上看见的茶叶大多用商品名称,如广东一些地方各种等级的茶叶一窝蜂都叫“英德红茶”、“潮州单枞”,几乎千“茶”一面 。
出现这种情况,归根到底是没有注重品牌培育、注册保护商标的意识 。其实茶叶商标的价值不仅仅在保护自己经营的品牌,还是企业资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企业的无形资产,甚至可以进行商业价值的开发,如著名茶叶商标可以抵押融资、一些含金量高的品牌商标价格也是水涨船高等,因此,粤茶企应该奋起直追,强化品牌观念,注册保护茶叶商标,切实保护品牌资源和知识产权 。
著名茶叶商标可抵押融资
近日,湖北宜昌萧氏茶叶集团、夷陵区邓村绿茶协会两家茶叶企业运用商标专用权质押登记,成功融资2000万元,有效缓解企业融资难的问题,为企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
近年来,很多地方在大力开展动产抵押、股权质押、债权转股权等融资方式的基础上,积极支持企业开展商标专用权质押登记,引领企业增强商标意识、注重商标品牌的运用与保护,用商标品牌战略引领企业发展 。
商标质押这一新型融资渠道,扩大了商标价值的应用领域,让驰(著)名商标真正成为了企业发展的“金字招牌”,实现了茶叶由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的重大转变,把“活标牌”变成了“活钱”,从而引发“造血”效应,不仅破解了农业企业融资难题,更激发了企业自主创牌的积极性,提升了品牌价值和核心竞争力 。
据广州有盈茶业、合润融资担保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韬介绍,合润融资担保近年来大力开展金融创新工作,其中茶叶商标质押融资也是一项重要的内容 。但由于茶叶商标的价值评估难度较大,相关准备工作正在进行中,相信广州茶商很快能享受到这项业务 。
金骏眉商标争议案的启示
“金骏眉”无疑是中国茶产业发展进程中的一个奇迹,同时,也可以将它看作正反两面的典型“教材” 。一方面,“金骏眉”填补了中国高端红茶的空白,让茶农、茶企、茶产业都受益匪浅 。另一方面,“金骏眉”市场之乱,仿冒之众,商标争夺战之激烈持久,也是茶叶界前所未有的现象 。有人把“金骏眉”商标之争形象地比喻为一场“群殴” 。
实际上,只要我们回顾一下“金骏眉”商标之争中各方的表现,就不难发现,长达5年的这场纠纷将当前茶叶界品牌观念、商标意识、法律意识的缺失暴露无遗 。
2005年,正山茶业有限公司研发出了“金骏眉”,却没有在第一时间注册这个商标,错失了最佳的时机,这也是导致之后出现“乱局”的源头 。从客观上看,“金骏眉”虽然是对正山小种的工艺改良,但的确在采摘和制作环节上有所创新,因此无论由正山公司或者制茶师本人注册“金骏眉”商标,都是合情合理的 。正山公司没有立即注册商标,还与同村的其他茶厂一起推广生产“金骏眉”,反映了其品牌保护意识的薄弱 。
从2007年起,16家武夷山企业与正山公司争夺“金骏眉”商标,他们以“金骏眉”品牌建设参与者与贡献者的身份,反对由一家企业独享商标,认为“金骏眉”是众多茶人茶企共同研究推广的成果,应属于“集体智慧” 。如果说这16家茶企的诉求还有一定的理据,那么,那些在商标处于“真空”状态,趁机一哄而上生产“山寨版”“金骏眉”的跟风者们,虽然各自手中并不缺乏茶资源和技术,却没有任何创新精神而言,有的只是试图从中“分一杯羮”的“小农意识” 。
不妨设想一下,如果在“金骏眉”品牌诞生的过程中,政府部门提前介入,积极引导,也许就不会出现商标之争,“金骏眉”市场也不会陷入遍地假冒的乱局 。
粤茶商不乏先知先觉者
从湖北茶企通过商标质押融资到“金骏眉”商标的纷争,可以证明商标对企业的重要性 。好的商标已成为生命力持久、附加值高、经济发展活跃的代名词 。加快商标品牌建设步伐,是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提高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环节 。
令人遗憾的是,大部分广州茶叶商家对商标以及商标的价值并不了解,也没有意识注册属于自己的商标 。采访人员在芳村茶叶市场做了粗略统计,已经注册商标的茶企不足1/50,有意去注册商标的茶企不足1/30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