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茶,居高声自远 非是藉秋风( 二 )


中国茶的真正问题 , 正是茶企们挂在嘴边、认为没有问题的两个核心要素:产品与文化 。
哪个中国茶企是按照消费品营销已经非常成熟的市场研究方法 , 从消费者与市场规律 , 来定义自己的产品?茶文化的核心是做“让消费者爱喝的茶产品” , 而不是把重心放在玩前面说的那些茶具、茶仪式、天价茶等炒作与边缘产品上 。
不去抓茶产品的主要问题:培育品牌消费者、推广品牌产品、建立口碑等 , 这样的茶企怎么能够做大?经营中摆脱不了行业陋习 , 眼睛里只有交易与一次性利润 , 怎么能茶“翅”高飞?
中国茶企当前的首要战略 , 是如何实现企业的快速规模化 , 其他问题都应从属于快速规模化这个战略 。即要按照快速规模化需要的战略资源、战略配置、战术手段 , 来重组企业的产品、渠道、生产、管理 , 即按照消费品的营销规律 , 重塑产品力及其营销模式、商业模式 , 以“活着”的喝茶的消费者为营销核心 , 而不是“死去”的古人的文化 。
谁能胜出?
国字号、大资本固然占有优势 , 却谈不上非他莫属;传统基地型的一体化(种-制-销)茶企占有资源优势 , 是可以撬动资本的筹码;走连锁专卖模式建立创新品牌的大茶商 , 也未必不能实现资本到茶园的反向整合 。
但谁能在市场里“卖”出一个市场覆盖率高、销量上规模、消费者口碑好的品牌产品 , 这是整合胜出的真正筹码 。
制胜之道在市场营销 , 不是一般的要素营销 , 而是“产业营销”的战略与方法 。能成功者 , 也不在出身(血统)与今天的行业排名 。在产业进化的早期阶段 , 行业排名没有意义 。关键在企业洞察现状、认清方向、整合资源、聚焦突破的清晰战略与执行力 。
这一点 , 从中国啤酒、白酒30年争霸史可以得到启示:成为中国啤酒业产销量规模第一的 , 不是10多年前的行业20强 , 甚至百年品牌哈啤、青啤 , 也不是洋啤 , 而是创立品牌20多年的雪花啤酒 。白酒里的洋河、郎酒、稻花香、老村长等 , 规模也在赶超传统名酒 , 茅五剑、老八大等 。
超级品牌有超级品牌的形成逻辑 。
在“中国茶”这个大品类里的中国茶企 , 需要以消费者重复饮用为核心 , 快速做大产品的市场规模;同时在企业内部导入战略营销系统 , 转型为一家真正市场导向的消费品公司 。
中国茶企 , 不论现状大小 , 都要首先“归零” , 改变一下“甚自得”的心态 , 用产业营销的视野、思维、方法 , 重新认识一下中国茶、中国茶的消费、市场 , 是茶企战略崛起之路的开始 。
借中国咏蝉诗三绝里虞世南的名句 , 希望中国茶企树立“君子不坠青云之志”的自强意识:居高声自远 , 非是藉秋风 。
远度取决于高度 , 高度取决于境界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