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刻印的书籍为什么深受汉学家重视?】明代刊印的书籍,上承宋元,下开有清 。在数量上,明代书籍远超宋元本,而大多数的宋元本都有明代的翻刻、重刻本 。在流传上,明代书籍不仅至今仍为读者所广泛使用,而且许多清代版本书籍都是以明本书为底本重刻的 。明代书籍还是汉字文化圈形成以后推动其多元发展的重要工具,也是中华文明传播世界的重要载体 。12月3至4日,宁波市天一阁博物馆与复旦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联合主办了“明代的书籍与文学”国际学术研讨会 。来自中国、日本、韩国、越南、新加坡、美国、英国、法国等地的40多名学者参加了此次学术研讨会 。
文章插图
“明代的书籍与文学”国际学术研讨会明代出版相较宋元有何发展?日本东京大学东洋文化研究所教授大木康从几个角度描绘了明代出版相较于宋元出版的发展情况 。从人的角度看,以出版文化为背景而活跃的文人可称为“出版文化人” 。“南宋时期已有王十朋、刘辰翁这些出版文化人,但还很少 。”大木康说,“到了晚明,此类文人很多 。比如李卓吾虽然不一定参与出版,可是很多书商把他的名字挂在书名上而做卖点 。陈继儒、冯梦龙等人也是最典型的出版文化人 。”从书的种类看,古时中国刻书有“官刻”、“家刻”和“坊刻” 。依据《宋元版所在目录》,宋元版多属“官刻” 。可到了晚明,虽有“官刻”,但“家刻”与“坊刻”所占的比率也相当高 。也就是说,中国出版在晚明可看到渐渐由官刻移到坊刻的趋势 。从书的数量看,根据杨绳信编《中国版刻综录》,大木康发现,该目录所收录的宋初到晚明的书总共3094种,其中晚明嘉靖、万历、天启、崇祯年间的刊行书达到2019种 。“由宋到晚明大约700年所刊行的书中,嘉靖到崇祯大约100年时间里所刊行的书占百分之六十五 。这不过是一个概观而已,但可见晚明出书远远超过前代的数量 。这背后的原因一是人们对书籍的需求比前代增加,二是技术的发展让刻书工本费比以往低减 。”而且在晚明,书籍一旦决定出版,很快就会问世 。比如东林党人,每每讲学完毕,内容就立即被刻书出版,印刷也成为人们传播政治思想的一大工具 。大木康认为,线装书于明代中叶的出现也是书籍快速出版的保证 。因为和蝴蝶装、包背装相比,线装书不用浆糊,一旦完成装订就可以上市 。而在书的内容上,最明显的例子莫过于白话小说的兴起和隆盛 。大木康表示:“现在我们看的《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等等白话小说的版本都是晚明时期出现的 。宋元时期也有通俗小说被刊刻出版,如《大唐三藏取经诗话》,篇幅较小,刊印较粗俗 。晚明时期所刊行的白话小说,如《三国演义》、《水浒传》都是长达一百回、一百二十回的巨篇,而且其刊刻也精致 。”明刻本对欧洲汉学家意味着什么?在复旦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教授陈正宏看来,由于绝大多数欧洲汉学家的生活年代都晚于明朝,“来自遥远东方古国的明刻本制作时间早于其生活时代200年甚至更早,印刷方法明显不同于自己熟悉的金属活字印本,对于大部分汉学家而言恐怕主要是具有异国情调的古董 。”陈正宏说,“但在杰出的汉学家眼中,明刻本等同或近似于1450至1500年间欧洲的金属活字印本——‘摇篮本’ 。”在陈正宏看来,比如19至20世纪的著名汉学家沙畹和李约瑟就是杰出的汉学家 。
文章插图
明刻清印本《列女传》 。法国亚洲学会图书馆沙畹文库藏 法国汉学家沙畹被誉为“欧洲汉学的巨擘”,是西方世界中最著名的《史记》翻译与研究者 。“他翻译的《史记》虽然是不全本,但在西方学界影响深远 。从他现存的藏书看,其翻译和研究《史记》,据以立论的底本,是明刻本,而且还不止一部,这说明沙畹是懂版本的 。”不仅如此,沙畹还是西方汉学家中严格按照清代朴学方法和路径治学的第一人,特别重视传统语言文字之学——小学 。不过令人意外的是,沙畹用功最多的汉文字书,却是一部在明代也算不上较高层次的万历刻本《五车韵瑞》 。“之所以如此,我想比较合理的解释之一,是对于具有欧洲书籍史知识背景的沙畹而言,这部明刻本是他个人收藏的小学类汉籍中,刊刻时间最早的,相当于摇篮本,所以有必要精读 。”陈正宏说 。
推荐阅读
- 香港狐仙事件真相假的 1981香港狐仙事件真实恐怖
- 北京冬奥火炬“飞扬”诞生路,这里的故事足够精彩
- 世界上最富的狗是谁? 世界最富的狗叫什么名字
- 茶人朱建中和他的茶事
- 自己做的月饼放脱氧剂能保存多久 脱氧剂放在月饼里但是袋子不是密封的可以吗
- 墙角腻子脱落为什么 墙上的腻子为什么会掉
- 剥开的榴莲放冷藏可以吗 榴莲用刀划了还能放吗
- 翡翠|翡翠的发展历经波折,到后来有钱都买不到,好的翡翠更是难得一见
- 翡翠|翡翠的价格不断上涨,投资的人也更多了,但要注意分辨品质和真假
- 乳酸菌素片是不是益生菌 乳酸菌素片是益生菌的一种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