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倡导生态型农业 有机茶成未来农法经营趋势】有机茶以自然、卫生、安全及无农药残留为诉求重点,结合健康、养生的观念潮流,甚受消费者喜爱 。然而,什么是有机茶呢?
有机茶基本上是以耕作方式与一般农产品作区别,无法由外观确认 。我国台湾业界认为,并不是用有机肥料栽培出来的茶就叫有机茶,有机农法除了讲究安全、卫生、健康,原则上应包括三个条件 。第不用化学肥料,可用的如堆肥,像过去单纯的自制堆肥,常用来作有机肥料 。第不使用化学合成农药,土地和所使用的灌溉水也不可受到污染 。因为合成农药有残留的问题,会破坏生态环境,另外,除草剂也绝对不能用,因为部分除草剂也发现有致癌物质,对使用者与消费者都有危害 。第从事此种方式的生产必须有三年以上的时间 。如这三方面彻底执行,所产制的茶叶才能被称为有机农法茶叶或有机茶 。
也有台湾专家表示,有机茶是一种完全不用或尽量少用化学肥料和农药的生产方式 。它是保持、提升地力,并维持生态良好循环的农业 。其栽培方式分为有机栽培与准有机栽培 。有机栽培是完全不使用化学肥料、农药的栽培方式,且必须完全使用未受污染的有机肥料,并采行自然方法防治病虫害 。准有机栽培是准许在一定限制范围内,使用一些化学肥料和低毒性农药,但产品仍不可有任何化学农药残留的栽培方式 。
台湾有机茶的特殊农法
有机茶在栽培技术上,如肥培、病虫害、杂草的处理,也有别于一般的惯行农法 。曾获台湾桃园县十大杰出青年农民的梁金义表示,有机茶在施肥方面,只施用堆肥、豆粕类或种植绿肥(如鲁冰、青皮豆、田菁等),提升茶叶品质效果良好 。在病虫害防治上,种植的品种通常以台茶12号(金萱)、台茶13号(翠玉)、武夷等为主 。虫害则利用非农药的方式防治,如生物防治(利用饲养释放草蛉防治)、性费洛蒙、人工捕捉、物理防治、剪枝防治、苏力菌防治等 。另外,在自然界中尚有许多益虫,如瓢虫、螳螂、食蚜虻、食虫椿象等,都能使生物生态达到平衡点,也就能使病虫害的危害维持在经济水平之下 。在杂草的防治上,有机茶园以种植黑麦草、鲁冰、百喜草或敷盖花生壳、榖壳、甘蔗皮,扩大树冠的自然遮荫,人工除草、中耕除草方式来防治杂草 。这些农法都与目前惯行的的农法不同,经由以上的方法从事有机茶的生产,其实是回归到老祖宗不用农药和使用有机肥料的经营方式,而这种农法殴、美、日等国家在研究上比台湾更有系统的发展 。有机茶只是有机农业中的一种,以下分别介绍欧美日的有机农法 。
欧美日有机农法的发展
有机农业又称永续农法、自然农法、生态农业、生物农业等,在台湾则采用有机农业一词 。它的发展是因为自二次大战后,由于石化能源、机械、化学肥料、植物及动物的生长素等的使用及演进,解决了因人口增加的问题而产生的粮食不足,但同时产生了环境的污染、生态破坏、食物污染等问题,因此,应运而生,出现了有机农业的生产 。有机农业是一种较不污染环境、不破坏生态,并能提供消费者健康与安全农产品的生产方式,在欧洲,如德国,早在一九二四年由Dr.Rudolf Steiner提倡有机农法,至一九九三年实施有机农产品准则,并明订所有有机农产品均须经政府核准的民间组织团体检查方能出售 。
美国的有机农业始于一九四○年代,一九九○年通过有机食品生产法 。日本则于一九三五年由冈田茂吉倡导自然农法,一九五三年成立MOA 自然农法普及会,将此理念推广到全国及二十七个国家,包括台湾,并于一九九二年订定《有机农产品及特殊栽培农产品之标示准则》 。在台湾,尚无法律对有机农业加以规范或管理,但台湾省政府农林厅制订了《86年度有机栽培基准》,作为辅导有机农民生产的依据 。
台湾于1987年引进有机农法的观念,1995年起经由各地农业改良场选定农户办理有机栽培试作,推行几年后,至1998年,茶叶已有二十二公顷,农户数为三十五户投入生产有机茶行列,而且仍在不断成长当中 。
有机茶哪里买
有机茶在台湾的发展目前尚属启蒙阶段,已知有销售有机农产品的商店或机构约有250个,销售管道以直销(农民送货、消费者取货、展售、配合观光休闲农场等)、自然食品专卖店及超市专柜为主,另外,台北及高雄的主妇联盟环境保护基金会也是一个重要的有机农产品共同购买组织,与德国的food-coop 类似,这些地方或许可以找到有机茶的踪迹 。不过,更直接可购买到有机茶的地方,在台湾各地,像农场、有机茶园、茶叶产销班的有机茶产销者,更可直接购买到,同时,透过各种农产品展销会,也可以看到有机茶的踪影 。
推荐阅读
- 遵义大力建设茶园 茶业成现代农业突破口
- 古丈,以茶歌为主调大力推进现代农业
- 泰谷农业携手遂昌打造绿茶籽油基地
- 安吉,积极鼓励白茶企申报农业部GAP认证
- 海门树勋镇,千亩金银花基地促推农业新跨越
- 岳西香炉村实施现代农业茶叶示范点发展项目
- 普洱茶申报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工作顺利进行
- 农业部,杀虫剂硫丹将禁止用于茶叶种植业
- 湖北邓村茶叶无公害农业标准化示范区通过验收
- 51家涉农企业回归助力周宁现代农业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