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孙穴( 二 )


针刺法一般直刺,深刺可透涌泉,局部有酸胀感,可扩散至足底 。
艾灸法艾炷灸3~5壮;或艾条灸5~10分钟 。
公孙穴解析公孙为经穴名(Gōngsūn SP4) 。出《黄帝内经灵枢·本输》 。代号SP4 。属足太阴脾经 。公孙是足太阴脾经的络穴;八脉交会穴之一,通冲脉 。公孙为黄帝的姓氏,黄帝以土德王天下,此穴为脾(土)经络穴,故名公孙 。主治胃痛,胃痉挛,胃脘痛,急性胃肠炎,慢性胃肠炎,胃溃疡,消化不良,呕吐,呃逆,噎膈,臌胀,饮食不化,肠鸣,肠痉挛,腹胀,腹痛,痢疾,泄泻,心烦失眠,水肿,发狂妄言,嗜卧,脚气,黄疸,眩晕,妇人血晕,胎衣不下,癫痫,疟疾,胁痛,疝气,脱肛,神经性呕吐,胸膜炎,肋间神经痛,肠风下血,胸闷,心痛,失眠,心烦,发狂,痛经,月经不调,带下,足痛,足肿,霍乱,肝炎,腹水,胃癌,子宫内膜炎,心肌炎,足跟痛等 。
1、公孙 。公孙,公之辈与孙之辈也,言穴内气血物质与脾土之间的关系也 。脾经物质五行属土,其父为火,其公为木,其子为金,其孙为水 。该穴名意指本穴物质为脾经与冲脉的气血相会后化成了天部的水湿风气 。本穴物质来源于二个方面,一是太白穴传来的天部之气,二是由地部孔隙传来的冲脉高温经水 。冲脉的高温地部经水出体表后急速气化与天部的气态物相合,形成了本穴天部中的水湿风气,故名 。(冲脉为经脉之海,其特点是“主渗灌溪谷”,其来源是位于人体重力场中心部的高温区胞宫,故其气血物质温压较高 。而本穴位处人之足部,在地球重力场的制约下,冲脉流行至公孙的物质为下行的水液,流行的通道是冲脉的体内经脉,故冲脉气血出公孙后会急速气化 。
2、足太阴络穴 。络,联络也 。本穴物质为天部的水湿风气,其运行为横向输散脾胃二经,有联络脾胃二经各部气血的作用,故为足太阴络穴 。
3、冲脉足太阴之会 。理同公孙名解 。
公孙穴出处《黄帝内经灵枢·经脉》:足太阴之别,名曰公孙 。
穴位名解公孙为黄帝的姓氏,黄帝以土德王天下,此穴为脾(土)经络穴,故名公孙 。
公,是年老的尊称和正直的意思 。孙,《说文》:“子之子曰孙 。”《黄帝内经灵枢·脉度》:“经脉为里,支而横者为络,络之别者为孙 。”公孙即祖孙 。祖与父皆可称公,公亦正直之意,旁系皆可称孙,孙亦曲细之意(为孙络、孙脉) 。足太阴之正经如公,别走阳明之别络如孙,正经与络脉在此分行,正为公孙之义也 。杨上善曰:“肝木为公,心火为子,脾土为孙 。穴在公孙之脉,因名公孙也 。”
参考资料据报道,对消化性溃疡病人进行X线胃肠检查时,观察到针刺内关穴、足三里穴对胃蠕动多有增强作用,尤以足三里穴为明显,而针刺公孙则胃蠕动多减弱 。
据报道,针刺公孙、内关、梁丘等穴有抑制胃酸的分泌作用 。
现代研究对胃肠的影响针刺公孙穴对胃和小肠的运动有明显的调整作用,抑制胃酸的分泌 。
对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针刺公孙,观察对胃电图的影响,发现能明显提高患者的胃窦及胃体部胃电幅值 。
有实验表明,针刺公孙可使小肠蠕动增强,对小肠运动有调节作用 。
针刺公孙穴有抑制胃酸分泌的作用,对小肠运动及分泌功能有调节作用,并具有一定特异性 。多数情况下可使小肠蠕动增强、小肠液分泌增加,小肠对葡萄糖的吸收率也明显升高 。
镇痛作用以刺激动物内脏大神经所引起的大脑皮质下诱发电位为痛反应的指标,电针“公孙”,对大脑皮质下诱发电位有抑制效应 。
针刺公孙穴可提高腹部皮肤的痛阈,用于针麻 。具有抗切皮痛,抑制牵胃反应的作用 。
单纯性肥胖配合天枢、梁丘、丰隆,针刺得气,平补平泻,天枢加电针,留针30 min,每日1次,12次为一疗程,治疗单纯性肥胖疗效满意 。
原发性低血压据报道,配合内关,针刺得气,用电针治疗仪分别连接于双侧同名穴,每次20 min,每日1次,10~20次为一疗程 。
文献摘要《黄帝内经灵枢·经脉》:足太阴之别,名曰公孙 。去本节之后一寸,别走阳明;其别者,入络肠胃,厥气上逆则霍乱,实则肠中切痛;虚则鼓胀 。取之所别也 。
《针灸甲乙经》:实则肠中切痛,厥,头面肿起,烦心,狂,多饮,虚则鼓胀,腹中气大满,热痛不嗜卧,霍乱,公孙主之 。
《针灸大成》:主寒疟,不嗜食,痫气,好太息,多寒热汗出,病至则喜呕,呕已乃衰,头面肿起,烦心狂言,多饮,胆虚,厥气上逆则霍乱,实则肠中切痛,泻之,虚则鼓胀,补之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