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安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技艺( 二 )


南安市级:英都镇麻糍制作技艺
英都麻糍,始于清初,闽南著名小吃 。其原料为上好糯米、猪油、芝麻、花生仁、冰糖等 。英都麻糍制作工艺特殊,香甜可口,食后耐饿,有着甜、滑的口感,且软韧、微冰 。成品色泽鲜白,滑韧透明 。相传清康熙年间,洪承畴的孙子洪沔被满族亲王招为女婿 。在喜宴上,厨师做了一道具有闽南风味的特色小吃——麻糍 。一时间,英都的麻糍就成为当时王公贵族的“抢手货” 。
南安市级:福山面线制作技艺
在闽南地区面线深为广大民众所喜爱,闽南习俗中喜庆的日子里如农历大年初一都要吃一碗面线,祝福家人健康长寿 。面线有很多别称如“太平面”“寿面”“喜面”“诞面”等,这些别称代表着不同的寓意 。
福山面线手工制作工艺世代传承,选材、选料均经过严格挑选,并引进当地地下纯净水质,再以精良的传统手工工艺辅以现代高科技精制,并结合闽南独特气候、经由风、阳光、自然曝晒,干燥等程序而成 。
南安市级:蓑衣制作技艺
蓑衣,也称“棕衣”或“棕蓑衣”,多用棕丝(民间叫蓑草)编制而成,是最原始的雨具,具有久穿耐磨、不易破损、透气性好等特点 。南安市诗山镇鹏峰村曾是远近闻名的“蓑衣村”,最辉煌时村子里有300多名以制作蓑衣为生的工匠 。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蓑衣失去了其原有的功能而逐渐淡出我们的视线,如今蓑衣更多的是为收藏爱好者保留 。
南安市级:西佛国佛雕制作技艺
丰州古称佛国,在佛像雕塑技艺上一直处于领先的地位,尤其对漆线雕技艺的运用和发展很早就达到相当的水平 。当时,在古郡丰州的神像店铺遍及市镇,并先后出现了“西天佛国”“西藏国”“西方国”“天竺国”等佛像雕塑字号,且代代沿袭相传 。
“西天佛国”雕塑字号有着二百多年历史,佛雕技艺是用连绵不断的漆线来表现内容,且它的整个过程是手工制作,在工艺创作、创新上难度比较大 。“西天佛国”佛雕祖铺生产的漆线雕工艺品已经走向全国各地及东南亚一带,为传播闽南文化做出可贵的尝试 。
南安市级:妆糕人
妆糕人,也称“捏面人”“面塑” 。泉州的“妆糕人”与中原的“捏面人”一脉相承,都起源于百姓传统节庆期间祭祀神明的一种祭品 。传说“妆糕人”手艺最初是在盛唐时期由中原的张姓族人带入南安四都,后由其后代继承并传播至闽南各地 。
南安市级:制鼓技艺
“鼓”本身是一种民俗事象,人民群众的信仰、礼仪、生产和生活习俗、节庆、娱乐等等,无不蕴含着鼓文化的内容 。鼓与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和生命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强大的社会功能 。
鼓按面可分单面鼓和双面鼓,选用生牛皮进行特制手工加工;按大小可大至一米八,小不足手掌大,按形状有长、扁、锥形等不同形式,皆因各地的不同需要而定 。
南安市级:神像服饰制作技艺
泉州古称“泉南佛国”,泉州人神明、菩萨等民间信仰浓烈,伴随民间信仰的发展,佛装服饰历史至今也有一千多年 。佛装服饰主要是神佛的服饰和冠带,它将纸帽头盔、刺绣服饰等技艺融合,衣服部分,主要以闽南地区著名的金苍绣法为主 。
佛装服饰技艺来自民间以家族式、师承式传承 。后因破旧立新等原因,曾濒临失传,新老艺人青黄不接 。
南安市级:闽南古建筑彩绘技艺
古建筑彩绘技艺,流传于福建泉州地区,多存于庙宇之中,以清代彩绘数量为最 。闽南祠庙内的彩绘,闽谚称“红宫乌祖厝” 。手法古朴拙重却又生动活泼,有着自己的风格和传承 。现存的含有彩绘建筑多为明清之后的 。这些古代建筑彩绘不仅具有极为重要的历史、艺术价值,而且承载了优秀的地域文化和民俗文化,具有多方面的人文信息,是弥足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 。
南安市级:南音乐器制作技艺
泉州南音是现存历史最悠久的传统古乐 。南曲的乐队离不开南音四管(琵琶、洞箫、三弦、二弦) 。在南安罗东镇有一乐器作坊“龙声轩南音乐器社”,其传统南音乐器制作技艺,历史久远、世代相传 。
南安市级:竹编技艺
省新镇省身村曾是远近闻名的竹编村,据《南安县志》记载,1949年以前,省身村等地方就已有了竹编专业户,生产传统的竹编制品,如谷篮、菜篮、斗笼、畚箕、吊篮等 。竹编是纯手工活,编制竹篮没有一个固定的模型,篮子的造型、大小,全凭手艺人拿捏 。从“破篾”这道工序开始,全靠手艺人手腕的力度和捏劲,才能保证竹篾厚薄、粗细均匀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