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佛教与茶文化( 二 )


后世尊为茶圣的陆羽,虽然不是僧人,但却出身于寺院,他一生的行迹也几乎没有脱离过寺院 。三岁时,被竟陵西垱寺智积禅师收养 。智积禅师嗜好饮茶,陆羽专为他煮茶,久之练成一手高超的采制、煮饮茶叶的手艺 。他遍游各地名山古刹,采茶、制茶、品茶,结识善烹煮茶叶的高僧,并不断总结自己的经验,吸收前人的成就,著成《茶经》一书 。书中论述了茶的形状、品种、产地、栽培、采制、煮饮和茶具等问题,是世界上最早的一部茶叶专著 。
佛教寺院的饮茶习惯,对整个社会饮茶风俗的许多方面都有影响 。宋代浙江余杭径山寺经常举行由僧徒、施主、香客参加的茶宴,进行鉴评各种茶叶质量的斗茶活动,并发明了把幼嫩的优质芽茶碾成粉末,用沸水冲泡调制的点茶法,即现在我们常用的冲泡茶叶的方法 。名冠中外的宜兴紫砂陶壶,是茶具中的珍品 。相传,紫砂陶壶是明代宜兴金沙寺中一位不知名的老僧创制的 。他选用精细的紫砂细泥,捏成树瘿形坯胎,采用特殊的烧制方法制成 。烧出的紫砂壶不仅造型简练大方,色调淳朴古雅,而且有很好的保味功能,泡出的茶汤醇郁芳馨,深受人们的喜爱 。
寺院与茶叶的生产
佛教寺院提倡饮茶,同时有主张亲自从事耕作的农禅思想,因而许多名山大川中的寺院都种植茶树,采制茶叶 。如唐代湖州(今浙江吴兴县)的山桑、佛师二寺,凤亭山的飞云、曲水两寺;常州(今江苏常州市)圈岭善权寺;钱塘(今杭州市)天竺、灵隐两寺都出产茶叶 。五代十国时,扬州禅智寺,寺枕山岗,建有茶园 。宋代以后,南方凡是有条件种植茶树的地方,寺院僧人都开辟为茶园 。由于佛教寺院大都建在群山环抱的山腰峡谷之中,自然条件宜于茶树生长 。所以,现今我国众多的名茶中,有相当一部分名茶最初是由寺院种植的 。如四川蒙山出产的蒙山茶,相传是汉代甘露普慧禅师亲手所植,称作仙茶 。福建武夷山出产的武夷岩茶是乌龙茶的始祖 。宋元以后武夷寺僧多晋江人,以茶坪为生,每寺订泉州人为茶师,清明之后谷雨前,江右采茶者万余人 。武夷岩茶以寺院所制最为得法,僧徒们按照不同时节采回的茶叶,分别制成寿星眉、莲子心和凤尾龙须三种名茶 。北宋时,江苏洞庭山水月院的山僧尤善制茶,出产以寺院命名的水月茶,即有名的碧螺春茶 。明隆庆年间,僧徒大方制茶精妙,其茶名扬海内,人称大方茶,是现在皖南茶区所产屯绿茶的前身 。浙江云和县惠明寺的惠明茶具有色泽绿润,久饮香气不绝的特点,它曾以特优的质量在1915年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荣获一等金质奖章和奖状 。此外,产于普陀山的佛茶、黄山的云雾茶、云南大理感通寺的感通茶、浙江天台山万年寺的罗汉供茶、杭州法镜寺的香林茶等都是最初产于寺院中的名茶 。
佛教寺院在长期的种植和饮用茶叶的过程中,对栽培、焙制茶叶的技术均有所创新 。茶树有喜爱温湿和耐阴的特性,为了创造茶树生长的良好环境,唐代湖南佛寺中创造了竹间种茶的方法 。唐永贞元年(805年)柳宗元被贬谪到湖南,在永州龙兴寺品尝到新采的竹间茶,作《巽上人以竹间自采新茶见赠酬之以诗》 。同年,刘禹锡被贬郎州(今湖南常德市)司马,作《西山兰若试茶歌》曰:山僧后檐茶数丛,春来映竹抽新茸 。宛然为客振衣起,自傍芳丛摘鹰嘴 。斯须炒成满室香,便酌砌下金沙水 。骤雨松声入鼎来,白云满碗花徘徊诗中提到在竹间种茶的方法,可使茶树有适度的庇荫环境,并且竹露所滴其茗,倍有清气 。佛教徒们创造的竹间茶是我国古代最早的茶园庇荫栽培方法 。从刘禹锡的诗中,可以看到僧徒们将新采的竹间茶,经过炒焙的工艺处理,使满室生香 。这种炒青工艺方法,以往认为始于明代,其实,在唐代湖南的佛寺中就已经产生了 。
佛教与茶叶的传播
公元四世纪末,佛教由中国传入朝鲜 。随着中朝两国华严宗、天台宗禅师的往来,茶叶被带到朝鲜半岛 。公元十二世纪时,朝鲜松应寺、宝林寺和宝庆伽寺等著名寺院都提倡饮用茶叶 。不久,饮茶的风俗也在民间广泛流行起来 。中国茶叶虽早在汉代就已传入日本,但到唐宋时期,由于佛教僧人的传播提倡,饮茶才成为日本社会生活中重要的习俗 。唐代时,日本最澄禅师和空海禅师到中国留学,回国时将茶种和制茶工具带回日本,在寺院附近栽种,得到嵯峨天皇的称赞 。在宋代日本荣西禅师从中国引进了寺院的饮茶方法,制定了饮茶仪式,著《吃茶养生记》一书,被誉为日本第一部茶书,对推动日本社会饮茶风俗有重大作用 。元代,日本圣一禅师将中国的点茶法和斗茶的习俗传入日本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