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中游茶业和制茶技术的发展】秦汉时期,茶业随巴蜀与各地经济文化而传播 。首先向东部、南部传播,如湖南茶陵的命名,就是一个佐证 。茶陵是西汉时设的一个县,以其地出茶而名 。茶陵邻近江西、广东边界,表明西汉时期茶的生产已经传到了湘、粤、赣毗邻地区 。三国、西晋阶段,随荆楚茶业和茶叶文化在全国传播的日益发展,也由于地理上的有利条件和较好的经济文化水平,长江中游或华中地区,在中国茶文化传播上的地位,逐渐取代巴蜀而明显重要起来 。三国时,孙吴据有东南半壁江山,这一地区,也是这时中国茶业传播和发展的主要区域 。此时,南方栽种茶树的规模和范围有很大的发展,而茶的饮用,也流传到了北方高门豪族 。西晋时长江中游茶业的发展,还可从西晋时期《荆州土记》得到佐证 。其载曰武陵七县通出茶,最好,说明荆汉地区茶业的明显发展,巴蜀独冠全国的优势,似已不复存在 。
南渡西晋之后,北方豪门过江侨居,建康(南京)成为中国南方的政治中心 。这一时期,由于上层社会崇茶之风盛行,使得南方尤其是江东饮茶和茶叶文化有了较大的发展,也进一步促进了中国茶业向东南推进 。这一时期,中国东南植茶,由浙西进而扩展到了现今温州、宁波沿海一线 。不仅如此,如《桐君录》所载,「西阳、武昌、晋陵皆出好茗」,晋陵即常州,其茶出宜兴 。表明东晋和南朝时,长江下游宜兴一带的茶业,也著名起来 。三国两晋之后,茶业重心东移的趋势,更加明显化了 。
六朝以前,茶在南方的生产和饮用,已有一定发展,但北方饮者还不多 。及至唐朝中后期,如《膳夫经手录》所载「今关西、山东,闾阎村落皆吃之,累日不食犹得,不得一日无茶」 。中原和西北少数民族地区,都嗜茶成俗,于是南方茶的生产,随之空前蓬勃发展了起来 。尤其是与北方交通便利的江南、淮南茶区,茶的生产更是得到了格外发展 。
唐代中叶后,长江中下游茶区,不仅茶产量大幅度提高,就是制茶技术,也达到了当时的最高水平 。湖州紫笋和常州阳羡茶成为了贡茶就是集中体现 。茶叶生产和技术的中心,已经转移到了长江中游和下游,江南茶叶生产,集一时之盛 。当时史料记载,安徽祁门周围,千里之内,各地种茶,山无遗土,业于茶者十之七八 。同时由于贡茶设置在江南,大大促进了江南制茶技术的提高,也带动了全国各茶区的生产和发展 。由《茶经》和唐代其它文献记载来看,这时期茶叶产区已遍及今之四川、陕西、湖北、云南、广西、贵州、湖南、广东、福建、江西、浙江、江苏、安徽、河南等十四个省区,几乎达到了与中国近代茶区约略相当的局面 。
(责编:李亮)
推荐阅读
- 茶业与茶艺来源于茶道
- 看茶界风云 论茶业转型
- 新生的茶业020如何博得眼球
- 茶业电商之路必须要有创新因素
- 贵州电商与茶业空间的碰撞
- 攻心为上,茶业销售的哲学
- 不想输在起跑线上,茶业要这样卖
- 经营茶业要有特色
- 四川省峨眉山竹叶青茶业有限公司怎么样?
- 2021年垂钓管理办法 长江10年禁渔期可以钓鱼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