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则天对饮茶的见解】从传世的唐代名画《唐后行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到雍容华贵的一代女皇武则天被文武大臣以及随行宫女前呼后拥地出行场面,颇有威严高贵之感 。但细心观赏就会发现,画中还描绘了一个手捧茶托的侍女跟从身后,以备皇帝喝茶之便 。由此可见,当时在皇宫中已有饮茶的习俗,女皇生活中是常饮茶的,她在宫廷中每步都离不开茶,还需要专人陪侍为她执掌茶具茶碗 。
武则天是否雅好饮茶,正史从无记载 。我曾屡去陕西乾陵,参加唐代文化旅游研讨会时,游览那气势宏伟的女皇与李治的合葬墓时,曾向该博物馆提出,是否能够承办一次唐代茶文化研讨会他们回答说:在乾陵出土文物和有关的文献资料中,还没有发现这两位皇帝与茶有关的史料,这就让我不好强求了 。
功夫不负有心人 。一日,偶尔翻阅闲书,据明代屠隆《考槃余事》中说,武则天博学有著述之才,但是对茶却生性讨厌,曾说:释滞消壅,一日之利暂佳;瘠气侵精,终身之害斯大 。获益则收功茶力,贻患则不为茶灾,岂非福近易知,祸远难见 。研读此话,意为茶在短时间内对调理人体有益,但长期饮茶,可能导致耗损体质,不可享用 。
饮茶利多弊少是毫无疑问的 。在唐代,茶已是药品、饮品、供品、礼品、禅食、商品,茶更是政治 。武则天生前非常注重养生,她认为茶的弊大于利,这是她以茶养生的局限性 。但从饮茶利弊之论引申到对祸福隐匿的理解,比喻福易见而祸难见,从而成为像武则天这样的帝王者在政治手段上的鉴戒,让人领略到了一个政治家的思辨与策略 。
武则天是国人茶余饭后百议不厌的人物,时下荧屏中泛滥成灾的帝王戏,更是把她炒得很热 。武则天是山西并州文水人,唐初工部尚书武士彟的女儿 。唐太宗贞观11年,武氏以美貌应召人宫,始为才女,赐号武媚,时年14岁 。649年,太宗死,入感业寺削发为尼 。时王皇后正与萧淑妃争宠,决计利用武媚的美貌,转移高宗对萧氏的厚宠 。遂令武氏暗中蓄发,献给高宗,封为宸妃 。翌年生长子李弘,晋为昭仪 。武氏再次入宫,得力于王皇后,开始对王皇后卑躬屈节,极力奉承 。她知道王皇后与萧淑妃有矛盾,便联合王皇后,夺去高宗对萧氏的宠爱 。当萧氏失宠后,她认为自己要当六宫之主,必须把王皇后打下去 。654年,武昭仪产下一女儿,深得高宗喜爱 。有一天,王皇后到昭仪宫中逗小公主玩了一回,然后离去 。武氏在王皇后来时,故意避开,及王皇后离去,将小公主弄死被下,嫁祸于王皇后 。655年,王氏被诬以杀死小公主的罪名,废去后位,立武氏为皇后 。此后又生了三子一女:李贤(章怀太子)、李显(中宗)、李旦(睿宗)和太平公主,足见其专宠之地位 。武氏立为皇后之后,开始参预朝政,与高宗并称二圣 。683年,高宗死后,李显继位为中宗,尊武氏为皇太后,由太后临朝称制 。翌年,废李显为庐陵王,立李旦为睿宗,武太后掌实权 。690年,废李旦自立为则天皇帝,改国号为周,改元天授,史称武周 。武则天称帝后,大开科举,破格用人;奖励农桑,发展经济;知人善任,容人纳谏 。在她掌理朝政近半个世纪中,社会稳定,经济发展,为后来开元盛世打下基础 。但是,武则天逼害王后萧妃,杀害亲子,大封武氏诸王,重用酷吏,严刑峻法,冤狱丛生也是事实 。705年,宰相张柬之乘武则天年老病危,拥立中宗复位,尊武氏为则天大圣皇帝 。同年冬天,武氏死于东都上阳宫,享年82岁,遗诏去帝号,称则天大圣皇后 。李白则把武则天列为唐朝七圣之一 。
乾陵的无字碑,是遵照武则天遗嘱所立 。站此碑下,众说女皇功与过已无关紧要了 。冲茶不过有两种姿态:浮与沉;喝茶人不过有两种姿势:拿起、放下 。人生就是一杯茶,茶道不远人,这位女皇就充满了阴柔与血腥的两面性啊!
推荐阅读
- 乌龙茶对茶文化的影响
- 小米蓝牙耳机配对,只需简单操作四步即可
- 细说中国饮茶历史及发源地
- 中国的饮茶方式
- 香港的饮茶风俗
- 中国什么时候开始饮茶的 饮茶发源地是哪儿
- 中国饮茶从古至今的演变
- 做梦梦到不认识的男人,并且对他有好感 梦见不认识的男人对自己很好
- 饮茶 在时代变迁中可分为四个阶段
- 走向世俗的清代饮茶风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