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艺在中国文化中的发展历程

【茶艺在中国文化中的发展历程】神农尝百草,一日遇七十二毒,得茶乃解,茶文化是人类在生产食用茶叶过程中所产生的文化现象,茶艺一词是20世纪70年代在台湾地区首先使用的,用来概括品茗艺术而有别于茶道一词 。我国食用茶叶的历史可以上溯到旧石器时代,所谓的神农尝百草,就是将茶树幼嫩的芽叶和其他可食植物一起当做食物 。后来人们在食用过程中发现茶叶有解毒的功能,就作为药物熬成汤汁来喝 。从西晋开始,情况有了变化,四川地区的一些文人介入茶事活动,开始赋于饮茶文化意味 。西晋著名诗人张载在《登成都白菟楼》诗中写道:芳荼冠六清,溢味播九州 。认为芳香的茶汤胜过所有的饮料,茶的滋味传遍神州大地 。
西晋文人杜育的《赋》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首正面描写品茶活动的诗赋 。诗中除了描写茶树生长、采摘等情况外,还提到用水、茶具、冲泡等环节,特别是对茶汤泡沫的欣赏,形容它像冬天的白雪和春天的鲜花(焕如积雪,晔若春敷) 。可见,茶汤在此时开始成为品尝的对象 。
但是只有到了唐代陆羽手里,中国人的饮茶才从食、喝、饮,发展提高到品的阶段,终于将饮茶变成一门生活艺术 。陆羽在《茶经》中,对茶叶的医疗保健功效仅是一笔带过,明确提出茶之性至寒,为饮最宜精行俭德之人,将品茶上升到道德修养的高度,并且对唐代的煮茶法进行了一系列的规范,从选茶、用水、茶具、烘茶、碾磨、筛粉、煮水、加盐、点水、分茶到品尝各个环节都有严格的要求,形成一套完整的茶艺程式 。特别是对茶汤泡沫的培育、欣赏异常重视,进行仔细的观察,将泡沫称为汤华,薄一点的称为沫,厚一点的称为饽,细一点的称为茶,采用了一连串形象的比喻来形容泡沫之美丽:像枣花漂浮在圆形的水面上,像深潭回转或小洲弯曲的水面上漂浮的青萍,像晴朗天空中浮动的鱼鳞云,像飘动在水湄之上的绿钱,像坠落在尊俎之中的菊花 。饮茶而对泡沫如此讲究,显然不是为了满足生理上的需求,而是从视觉的审美愉悦出发,一碗涌动着泡沫的茶汤在陆羽面前成了充满艺术韵味的审美对象,因此才灵感勃发,浮想联翩 。可见唐代的饮茶已经成了富有诗情画意的生活艺术 。
同样,唐代的诗人们在品茶之时,也同样不是为了生理上的满足,而是追求精神世界的审美愉悦,这从他们大量的茶诗中都着重对色、香、味、形及意境的欣赏可以得到证明 。钱起的茶诗《与赵莒茶宴》可以作为代表:竹下忘言对紫茶,全胜羽客醉流霞,尘心洗尽兴难尽,一树蝉声片影斜 。
自此以后,历代的茶人们都有同样的自觉追求,宋代茶人还将茶汤的色香味称为三绝(苏轼:遂令色香味,一日备三绝) 。他们在品茗过程中讲究茶汤色香味的同时,还主动追求更高层次上的审美意境,在宋代茶诗中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诗句:不如仙山一啜好,泠然便欲乘风飞(范仲淹) 。夜啜晓吟俱绝品,心源何处著尘埃(宋庠) 。亦欲清风生两腋,从教吹去月轮旁(梅尧臣) 。
品茶到了明清,更是让文人雅士们提升为高雅艺术,因为明代废除了蒸青饼茶,盛行散茶冲泡,对茶叶的色、香、味、形更加重视,无论是茶、水、具、境、泡、品每个环节都有更为严格、细致的要求 。功夫茶艺的形成和成熟就是个典型的例子 。据清代袁枚《随园食单》记载,他在游福建武夷山时,寺庙僧道向他献茶:杯小如胡桃,壶小如香橼 。每斟无一两,上口不忍遽咽,先嗅其香,再试其味,徐徐咀嚼而体贴之 。果然清香扑鼻,舌有余甘 。一杯之后,再试一杯,令人释躁平矜,怡情悦性 。这种小壶小杯冲泡、小口细品的品茶方式就是后来盛行于闽粤地区的功夫茶艺 。
这就是中国传统的品茗艺术,它是随着时代的演替而与时俱进的,是一种更为人性化、生活化和艺术化的品茶方式 。简称之为茶艺 。茶艺一词是20世纪70年代在台湾地区首先使用的,用来概括品茗艺术而有别于茶道一词,这是台湾茶人的一大贡献,因为将茶艺从茶道之中剥离出来,有利于品茗艺术的健康发展.通俗地说,茶艺就是泡茶的技艺和品茶的艺术 。茶道是在茶艺操作过程中所体现和追求的道德精神 。对泡茶提技艺,是因为它除了具有艺术性之外,还具有技巧性 。对品茶提艺术而不提技艺,是品茶时技巧的成份很少,主要是茶汤入口之后如何去欣赏、体会美妙的艺术境界 。茶艺是茶文化的核心,只有在茶艺的操作中才能体现茶道精神 。有了茶道精神的观照,茶艺才有精神、品位和神韵 。有了茶艺和茶道,茶文化才有载体和灵魂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