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扬穴

飞扬穴位位置飞扬穴位于小腿后区,当外踝后,昆仑(BL60)直上7寸,承山外下方1寸处,腓肠肌外下缘与跟腱移行处,正坐或侧卧取穴 。
飞扬穴位于小腿后外侧,外踝尖与跟腱水平连线之中点直上七寸,当腓骨后缘处;或于承山斜下外开约1寸处取穴 。另说“外踝上九寸”(《针灸资生经》);“在昆仑上五寸五分”(《针灸集成》)。

飞扬穴

文章插图
飞扬穴位准确位置图
取穴方法飞扬穴位于人体的小腿后面,外踝后,昆仑穴直上七寸,承山穴外下方1寸处 。
飞扬穴位于小腿后外侧,外踝尖与跟腱水平连线之中点直上七寸,当腓骨后缘处;或于承山斜下外开约1寸处取穴 。
飞扬穴位于小腿后区,昆仑(BL60)直上7寸,腓肠肌外下缘与跟腱移行处,正坐或侧卧取穴 。
生理解剖有腓肠肌及比目鱼肌;布有腓肠外侧皮神经 。
飞扬穴下为皮肤、皮下组织、小腿三头肌、胫骨后肌 。分布着腓肠外侧皮神经 。皮肤由腓总神经的分支腓肠外侧皮神经分布 。小隐静脉起自足背静脉网的外侧部,经外踝后下方,至小腿后面中线上行,与腓肠神经伴行 。
层次解剖:皮肤→皮下组织→小腿三头肌→踇长屈肌 。
布有腓肠外侧皮神经 。
飞扬穴的作用特异性:飞扬穴为足太阳经之络穴 。足太阳经络穴 。
飞扬穴意义:膀胱经气血在此吸热后向上飞扬 。
气血特征:气血物质为天部的水湿之气,性温 。
运行规律:大部分循膀胱经上行,小部分别入足少阴肾经 。
功效作用:联络表里、清热安神,舒筋活络 。飞扬穴有清头风、宁神志、疏筋络的作用 。
飞扬穴

文章插图
主治疾病头痛目眩,腰腿疼痛,痔疮 。
飞扬穴主治腰、腿、踝等疾患:如头痛、目眩、鼻衄、颈项强、腰腿痛、膝胫无力、月嵩肠酸痛、足痿、历节痛风、足趾不得屈伸、寒疟、血痔、癫狂等 。
现代多用飞扬穴治疗风湿性关节炎、肾炎、膀胱炎、癫痫、坐骨神经痛、下肢瘫痪等 。
飞扬穴主治头痛,目眩,鼻衄,颈项痛,腰膝疫痛,癫痫,痔疾,脚气等 。
风湿性关节炎,痔疮,膀胱炎,癫痫,眩晕等 。
穴位配伍飞扬穴配委中穴治腿痛 。
飞扬穴配百会穴、后溪穴,有醒脑开窍的作用;主治癫狂,痫证 。
飞扬穴配太溪穴,为原络配穴法,有清利头目,滋阴养血的作用,主治头痛,目眩,鼻衄 。
刺灸法治法:寒则补之,热则泻之 。
针刺法一般直刺0.7~1寸,局部酸胀,针感可向下肢放散;
艾灸法艾炷灸或温针灸3~5壮,艾条灸5~10分钟 。
飞扬穴解析别名:Fēi yáng(厥阳穴,厥阴穴,厥扬穴)
1、飞扬 。飞,指穴内物质为天部之气也 。扬,指穴内物质扬而上行也 。该穴名意指膀胱经气血在此吸热上行 。本穴物质为膀胱经跗阳至至阴穴各穴吸热上行的水湿之气,在本穴的变化为进一步的吸热蒸升,故名 。
2、厥阳 。厥,厥通掘,乃翘起、掘起之意 。阳,阳气也 。厥阳名意指膀胱经气血在此掘起上扬 。理同飞扬名解 。厥阴、厥扬名意与厥阳近同,阴表示本穴上扬的气血物质为膀胱经的寒湿水气而非为真正的阳热之气 。
3、膀胱经络穴 。本穴气血为吸热上行的水湿之气,它不光膀胱经上行,同时亦向外扩散于与膀胱经相表里的少阴肾经,故为膀胱经络穴 。
飞扬穴的好处飞扬为经穴名(Fēiyáng BL58) 。出《黄帝内经灵枢·经脉》 。即飞阳 。别名厥阳 。属足太阳膀胱经 。飞扬是足太阳膀胱经的络穴 。飞即飞翔,扬通阳,为阴之对,外为阳,此穴在小腿外侧,本经络脉从此处飞离而络入足少阴经,故名飞扬 。
按压飞扬穴祛除烦躁当出现胸中憋闷、心情烦躁或想摔东西时,可令病人趴到床上,用手捏拿病人的小腿肚,即飞扬穴与筑宾穴(承山穴两侧向下对着捏) 。
这时病人会大痛,几下就可以了,基本上病人会在第二天头脑清凉,胸中舒畅,不再烦躁 。注:膀胱经上的飞扬穴,位于小腿后面,外踝后,昆仑直上7 寸,承山穴外下方l 寸处 。肾经上的筑宾穴在小腿内侧,当太溪与阴谷的连线上,太溪上5寸,腓肠肌肌腹的内下方 。
按摩飞扬穴速治感冒感冒似非大病,痛苦可不小 。受常年频发之苦者,屡见不鲜,且常可继发多种疾病 。防治本病,不可忽视 。针刺飞扬穴(外踝上7寸,承山穴外下方)防治感冒简便而效速,治愈率高,疗效可靠,患者易接受 。极具“可重复性”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