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通常是蓝领有加班费,而白领没有?


为什么通常是蓝领有加班费,而白领没有?

文章插图
 
HR的一种职业病就是会关注各种招聘信息:阿里程序员、酒店服务员、工厂普工,关注其招聘要求、工作条件、薪资福利 。
最近有一个现象引起我的注意,那就是我发现工厂的招聘信息往往写的非常具体,底薪范围、工作时长、各项福利等等,尤其是通常还会写清楚加班费是怎么计算的,而这点招聘网站上的白领岗位通常是没有的 。
当然这种现象并不是最近才出现的,只是我刚注意到罢了 。
【为什么通常是蓝领有加班费,而白领没有?】按道理说,相比蓝领,白领的受教育程度更高,平均薪资更高,也更懂得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为什么结果反而是蓝领通常有加班费,而白领没有呢?
跟在工厂做过的朋友和一些HR同行讨论过这个问题 。
我看到最多的一种说法是:因为白领的产出不好量化,而工人的产出方便量化;
蓝领的工作特点是体力工作为主,工作成果容易量化,好衡量;
白领则正相反,“知识工作者”其工作的努力程度、工作成果的质量往往很难评价;
这种说法貌似有道理 。
但只要我们扩大一下视野就会发现:
是否有加班费,显然只有国家之间的差异,而没有工种之间的区别 。
跟在一些欧洲工作的朋友聊过这个话题,发现大家的共识是:“8小时工作制才是正常的,除了工作还得有生活,如果有加班则必然有加班费” 。
比如法国人,早在2000年的时候,每周的工作时长就已经由39小时减至了35小时 。也就是说,他们一周最多工作35小时,每个工作日只需上班7小时,如果公司要求员工在下班时间额外工作,就要支付高额加班费 。公司需要给一周工作35至43个小时之间的员工,加工资10%的加班费;一周工作超过44个小时的,需要付工资50%的加班费 。
加班有加班费或者不加班这一欧美职场“理所当然”的共识,为什么在我们国内却十分罕见(除了外企国企)?
为什么通常是蓝领有加班费,而白领没有?

文章插图
 
按重要性排序,我把目前想到的几个原因总结了下:
1.市场供需的结构失衡;
这是我认为最重要的影响因素 。
目前中国劳动力市场有两个特点:一是老龄化加速,人口红利逐渐消失;二是高校毕业生规模持续增长 。
虽然我国总劳动人口自2012年就开始下降了,但高考录取率这些年却一直在提升;每年几百万应届生进入劳动力市场 。
为什么通常是蓝领有加班费,而白领没有?

文章插图
 

为什么通常是蓝领有加班费,而白领没有?

文章插图
 
这意味着什么呢?
在制造业尚未大规模转移海外的情况下,市场上的蓝领年纪越来越大(因为年轻人越来越少了),而供给越来越少(还要面对服务业比如外卖行业的竞争),工厂想要招聘到足够数量的工人,招聘要求就会降低(年龄、性别、熟练度等),而待遇需要更好(薪资待遇、各项福利等),加班费自然是其中一项 。
反过来呢,自本世纪初教育产业化以来,高校毕业生持续增长,这带来了互联网等行业的快速繁荣,也造成了大量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困难,尤其是当整体经济的高速增长开始放缓时,这一现象就更为明显 。
为什么国家今年要出台政策扩大研究生招生和公务员招考,其实就是为了缓解因为疫情而放大了的大学生就业困难 。
一个是供不应求,一个是供过于求,二者的待遇有所差别也是可想而知的,这是当前的市场环境决定的 。
所以,就近几年的国内就业市场来看,上个蓝翔未必比读个普通本科差 。
2.缺乏有效的制度保障;
欧美国家的“8小时工作制”是怎么来的呢?
八小时工作制最早由社会主义者罗伯特·欧文于1817年8月提出 。他还发明了一个口号,“8小时劳动,8小时休闲,8个小时休息” 。
百度百科上说:8小时工作制是工人阶级同资产阶级长期斗争的结果 。资本主义早期,工人阶级为争取8小时工作制就开始进行罢工、示威活动 。1866年9月在日内瓦召开的国际工人代表大会上,根据马克思的倡议,首先提出“8小时工作制”的口号 。十月革命胜利后,苏维埃政权于1917年11月11日颁布了《关于8小时工作制》的法令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8小时工作制被1919年10月国际劳工会议所承认 。以后资本主义各国被迫陆续确认了8小时工作制 。建国后,我国也实行这一制度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