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河南茶文化

近年来 , 河南的茶文化日益红火 , 茶叶市场可谓风生水起 , 作为“南茶北销”的重要枢纽 , 再加上庞大的消费人群 , 吸引着各个种类、各大品牌的茶叶纷纷逐鹿中原 , 知名的茶具品牌也不甘示弱 , 都想在市场上分一杯羹 。河南茶市场得到迅速发展 , 仅郑州市就有一二十家专业茶城 , 街边的茶馆、茶会所更是随处可见 。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 , 举办“问中原茶道·赏钧瓷壶艺”活动的目的就在于推动中原茶文化和河南陶瓷茶具产业化的发展之路 。
中原茶道求发展让历史与今天对话
禹州的“中国钧瓷文化园”内 , 宏伟壮丽、古色古香的“天成阁”迎来了一批贵客—知名茶人、工艺美术大师、陶瓷研究专家、工艺美术行业人士……高朋满座 , 贤士云集 , 共同参与大河报大河收藏事业部与河南省工艺美术行业协会主办、孔家钧窑协办的“问中原茶道·赏钧瓷壶艺”活动 , 为正在兴起的“中原茶具”的产业化发展出谋划策 。
中原茶文化历史悠久 , 从唐代茶仙卢仝到宋徽宗《大观茶论》 , 可见唐宋时期茶文化的中心在河南 。然而 , 现在的河南茶文化并没有自己鲜明的个性 , 需要大家共同探讨—河南茶文化的核心是什么?有没有中原独特的饮茶方式?能否形成自己的理论体系 , 使本土的茶文化得以提升?这些都成为与会嘉宾热议的话题 。
说起茶具 , 目前市场上还是以宜兴紫砂、江西景德镇青花瓷、福建德化瓷、浙江龙泉青瓷等居多 , 河南本地瓷种并不是主流 。其实 , 历史上河南窑口众多 , 知名的就有数十家 , 文化和技艺积淀深厚 。主办方表示 , 举办这次活动 , 就是要追寻历史 , 发力当下 , 让历史与今天对话 , 使古老而辉煌的河南名瓷再度以最贴近生活的茶具之态走进人们的生活 。
茶道并非茶艺表演老茶器上读出茶文化
河南省宋茶文化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兼秘书长丰智利对于中原茶文化颇有研究 , 在他看来 , 唐宋是中原茶文化的兴盛期 , 茶仙卢仝是继陆羽之后茶文化的集大成者 , 把茶文化从理论上升到精神的享受;欧阳修、苏东坡等文人雅士对茶文化的推崇 , 也促使其进一步上升至“道”的高度 。后来 , 茶道在日本流传发展至今 , 在中国却更多地停留在史料中 , 实际生活里的所谓“茶道”多是茶艺表演 , 而非生活方式 。
如今 , 我们需要把古代的茶文化精髓融入到当今的茶生活 。丰智利建议 , 河南的北宋茶文化可以和杭州的南宋茶文化相互借鉴学习 , “两宋”结合 , 也许会碰撞出不一样的火花 。
“器为茶之父 , 水为茶之母” , 茶器在茶文化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 。河南在茶器方面历史资源丰富 , 有钧瓷、汝瓷、绞胎瓷、开封官瓷等著名瓷种 。河南省陶瓷文化研究会就带来了十几件古代茶器 , 让大家一睹它们清雅古朴的风采:北朝茶缶、唐代茶瓯、北宋绿釉执壶、金代黑边盏……这些茶器以河南窑口为主 , 无论造型还是釉色都很美 , 即使以现在的眼光看也丝毫不觉落后呢!
河南省陶瓷文化研究会副会长张墉表示 , 河南的钧瓷、汝瓷都有很多茶器 , 比如线条优美的斗笠盏 , 是很经典的器型;还有鲁山段店窑的黑釉茶盏、磁州窑系烧造的品种多样的茶器……秘书长张保庆也举例道:“现在茶桌上很流行的小炭炉 , 其实古代就有很多” , 古时茶具的造型和装饰技艺已经非常丰富和精彩 , 在今天也依然值得借鉴 。
制茶器 , 先解茶中原符号承载中原茶道
回溯了古代茶具和茶文化 , 就该思考当今的中原茶道了 。河南省工艺美术行业协会理事长张玉骉认为 , 茶是生活的一部分 , 根据不同的风俗习惯 , 会产生不同的饮茶方式和茶器具 。当前 , 随着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建设进程 , 人口的流动带来了文化生态的改变和文化需求的变化 , 传统手工技艺的传承方式、发展机制、创作观念和社会评价在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 , 人们的生产、生活、文化空间需要重新调整和建构 , 这就给中原壶和中原茶文化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市场和发展空间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