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鼾、梦游、夜惊……这些睡眠障碍你真的了解吗?


打鼾、梦游、夜惊……这些睡眠障碍你真的了解吗?

文章插图
01、什么是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如果家里有一位老人比较肥胖 , 睡觉很香 , 躺下后就开始打鼾(打呼噜) , 可是打一阵子后就声音轻了下来 , 有时几乎听不到呼吸声音了 , 过了几秒钟鼾声又起 , 而且越来越响 。也许像上面这种现象每晚会重复出现几次 , 家里的人都已经习以为常 , 觉不出有什么不正常 。但其实这是一种病态 , 医学上称为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 属于睡眠疾病之一 。
如果用多导睡眠仪检查这位老人 , 就会发现在每夜7小时睡眠中呼吸会暂时停止10秒钟左右 , 而且出现次数超过30次 , 与此同时 , 血中的氧气饱和度低下 , 只有80%左右(正常人应当在95%以上) , 有时甚至低到50%以下 。这就是医学上给予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定义 , 也就是说随着患者呼吸的暂停 , 血里的氧气就不够了 , 形成一个短时间的缺氧状态 , 幸亏身体有自我调整的本领 , 能够很快恢复呼吸 , 所以不会持久缺氧 。
患了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患者往往不会觉得自己有哪些异常 , 只是夜间睡觉时打鼾惹人讨厌而已 。但是仔细问问患者有没有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胃肠不舒服、头痛、头晕、头胀等症状 , 很多患者都回答有 。
因为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患者在呼吸暂停时血中氧气的饱和度就下降 , 正常人应当在95%以上 , 患者会降到80%以下甚至更低 。在医学上称为缺氧 , 当然这种缺氧是长期的、慢性的 。
在慢性缺氧时 , 人体会出现一系列变化 , 如心血管的张力变化 , 血管痉挛、收缩 , 胃肠道蠕动减慢 , 分泌减少等 。至于中枢神经系统影响就更大了 , 我们都知道 , 脑细胞对缺氧是很敏感的 , 因为本身没有生产氧气和葡萄糖的能力 , 也没有储存氧气和葡萄糖的能力 , 所有的氧气和葡萄糖全靠血液循环来供应 , 如果血中氧气不够了 , 脑细胞也就缺氧了 。一个人每天夜里反反复复地缺氧肯定会影响脑细胞的功能 , 所以这种患者的记忆力会减退;还会影响人的情绪 , 患者常常发脾气、易激动 , 控制自己情绪的能力大大降低 。
我们曾经对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患者做过观察 , 用标准化的记忆测验表格来测查患者 , 结果发现所有的患者记忆力都明显差于正常人 , 可是在日常生活中患者都没有什么不正常的感觉 。我们还对这些患者进行给氧治疗 , 每晚间断地吸点氧气 , 经过3个月后再复查记忆量表就有显著进步 , 说明确确实实和缺氧有关系 。
02、打呼噜有什么危害?
打呼噜也称打鼾 , 往往被认为是睡眠好的代名词 。不少人是很羡慕打呼噜的人的 , 以为自己很少打呼噜 , 就说明自己的睡眠不够深沉 。
人怎么会打鼾呢?我们知道任何发音都需要通过口腔、鼻腔和咽腔中各种肌肉的活动 , 当气流通过各种肌肉形成的形状各异的腔隙时才会出声 。我们在讲话时靠气流冲击喉部的声带(两块小肌肉)中间的空隙发音 , 然后由唇、舌、颊、颚部肌肉搭配形成各种形状的空腔 , 使声音通过时发出不同的声母和韵母 , 才组成语言 。
【打鼾、梦游、夜惊……这些睡眠障碍你真的了解吗?】人在睡眠中唇、舌、颊、颚部肌肉不可能随意搭配形成各种空腔了 , 但始终留出一个大的通道—嗓子(咽部) , 如果这个通道变窄了、变成缝隙了 , 那么气流通过时就会发出声音来 , 这就是打鼾 。所以胖人、咽喉部肌肉松弛的人、嗓子发炎的人最容易打鼾 。
可是打鼾对本人来讲是有一定危害的 , 过去很少有人关心这件事 , 自从睡眠成为研究的课题之后 , 才有学者研究打鼾者的睡眠情况 , 他们发现:长期打鼾的或是打鼾严重的人往往都伴有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 时间久后 , 会影响记忆力 。曾有人测定打鼾者的记忆功能确实不如正常人 , 只不过打鼾者本人没有意识到罢了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