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阳在久远的历史中并没有形成固定的茶叶品饮形式 , 在频繁的自然灾害和战乱中 , 紫阳文化在历史上出现了几个断层 。新时石器时代的马家营文化 , 夏商时期、魏晋时期的白马石文化 , 到元末明初的以东明庵为主体的寺庙文化 , 而这几个时期的文化繁荣 , 并没有形成一种承启关系 。紫阳在置县以前时属秦 , 时属巴蜀 , 时归荆楚 , 不同的文化因子散落其中 , 加之紫阳远离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 导致了紫阳茶文化的零散性和不明显性 。地域的独特位置给云茶巴茶向中原、东南推进提供了通道 , 形成紫阳茶文化西南东南过渡地带 。秦岭也成为南北分水岭 , 给大唐贵族茶道和雅士茶道传入设置了障碍 。虽然大唐贵族茶道的香风曾也薰染过汉水流域 , 但寻觅其踪 , 早是雪泥鸿爪 。商业经济的发育 , 撬动着文明车轮的向前 , 使横贯东西汉江樯桅林立 , 匆匆商船 , 不断把中原文化、湘楚文化携至 。加之荆襄流民涌入老林 , 各地品饮方式、文化的互融 , 导致了紫阳茶文化的多元性 , 形成了以湘楚文化、巴蜀文化、长安文化为主体的异化体 。三是紫阳置县后 , 由于明朝的茶马贸易和对中亚、东海沿岸的对外开放 , 以茶叶、陶瓷、丝绸为主体的贸易 , 使茶叶的经济主体地位再次提高 。同时也因为寺庙、道观以茶理佛 , 以茶悟道 , 培育了茶道的成长 , 脱胎了紫阳茶道的雏形 。
紫阳茶道的内容
紫阳茶文化在历史上并没有固定的形式 , 盖碗茶、壶泡分饮在品饮历史上是其主要形式 , 而民间的“转到喝成为巴山山民的一大特征 。过去在高山老林也有用一小吊罐煮茶 , 然后用土陶、木碗、竹筒分饮 。由于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 旧时王谢堂前燕而今已飞入寻常百姓家 , 改革开放摧发了紫阳茶道的成形 。
紫阳茶道的内容:由茶叶、茶具、水、茶歌、说笑、音乐、服饰、环境茶叶品牌道体现的一种精神构成 。
茶叶:
【何为紫阳茶道 紫阳茶道的内容】紫阳富硒毛尖:外形条索紧细匀齐挺直 , 略有白毫 , 色泽绿润 , 香气清鲜 , 滋味醇甜 , 汤色嫩绿、清流、明亮 。
紫阳富硒翠峰:条索坚直挺秀显毫 , 色泽绿 , 香气嫩香高爽持久 , 汤色嫩绿清亮 , 滋味鲜爽 , 回味甘甜 , 叶底嫩绿明亮 。
紫阳富硒银针:条索直似针形 , 且显毫 , 色泽翠绿 , 香气嫩持久 , 汤色清流明亮 , 滋味鲜爽回甘 , 叶底嫩匀明亮 。
紫阳富硒香毫:外形紧秀 , 色泽嫩绿披毫且显毫 , 香气嫩香持久 , 高长 , 汤色嫩绿清流 , 滋味鲜爽回甘 , 叶底嫩绿明亮 。
除以上名茶 , 紫阳茶还有晒青、炒青之分 。晒青耐冲泡 , 汤色黄宗色 , 入口清爽;炒青酽醇馥郁 , 汤色翠绿 , 有易冲泡、耐冲泡之特点 。
茶具:紫阳茶道分为盖碗茶道茶具和功夫茶道茶具 。盖碗茶道的茶具由茶盘、茶碗、茶匙、茶水注、洗茶壶、储茶壶、烧水壶和电炉子 。茶碗多用江西景德清花盏、定州象牙白薄胎盏和福禄寿喜五彩龙纹盏 。功夫茶道茶具则以宜兴的紫沙功夫茶道茶具为贵 , 而浅盅深瓯则以内堂白釉最宜体现紫阳茶的品质 。
水:紫阳名水可分为两大类 , 一类是山泉 。现已发现的蒿坪锌、硒、锶矿泉水、茶研所龙王泉等优质泉水为冲泡紫阳茶的上品 。二类是井水 。井水在很大程度仍属泉水之列 , 但较泉水次之 , 虽然紫阳瓮儿山下汉江之中零水曾被陆羽定为天下第十三名水 , 由于水库的形成和汉江污染 , 早已退出名水列 ,
茶歌:茶歌是紫阳茶道的重要部分 , 她本是在采茶、制茶过程中传情示爱、抒展胸臆的借托 。歌调悠扬婉转 , 时而急折上扬 , 细腻中不乏几分野性 。歌词多以比兴开始 , 语言朴实乖巧 , 每每能拔动对方的心机 。时不时也有些酸言骚语、淋离尽至的体现了歌者的想往和无奈 。而今则把茶歌融入茶道 , 茶道的地域风味则更加凸现 , 歌中把湘风、楚词、巴语言表现的那样融洽 , 那样鲜明 。
推荐阅读
- 茶道文化与中国哲学
- 茶道中人本阿弥光悦
- 新罗时代茶道文化三,饮茶风习
- 关于宋祖英茶道养生之道
- 中华茶道精神
- 清朝茶道历史渊源
- 中国茶道的具体表现形式介绍
- 四大茶道之禅宗茶道的介绍
- 日本茶道与中国茶艺之渊源
- 中华茶道精神介绍:清敬怡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