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职场实现“信用复利”?

|如何在职场实现“信用复利”?

文章图片

|如何在职场实现“信用复利”?

大家好 , 我是倡导“人人如龙”的镭师兄 , 每天一个观点和话题 , 今天我们聊一下“职场信用” 。
一、朋友的故事:傻 , 就是“最靠谱的”一个老朋友从海外某片区回国述职 , 在国内完成正常的隔离后我们聚了两次 , 品尝了他带回来的咖啡和咸味巧克力 。
他在海外待了七八年 , 辗转服务了欧洲和非洲的多个重要客户 , 算是海外的职场老兵 , 同期出去的同事要么回国了 , 要么离职了 , 只有他越干越生猛 , 诀窍只有一个:傻 。

慷慨 , 是最好的人际关系纽带
有一次他按照正常流程邀请客户来国内参观 , 但是尤其档期冲突 , 几个核心业务(也是客户期望带来业绩的业务)正在升级中 , 在客户参观期间无法提供参观服务 。
说好的话怎么能改变呢?他就重新规划了参观路线 , 自己掏钱邀请客户去了东部某省 , 在某个国内客户的营业厅进行了业务演示 , 实现了国内客户、海外客户、该地区销售部门的三方共赢 。
事后领导找个机会想将他掏的钱给报销了 , 因为这也是公司的营销活动 , 但是他拒绝了 , 他觉得这是自己没有“事先沟通好”导致的 , 这几万元就算是自己的误操作学费 。
好多同事都觉得他傻透了 , 并将他的这个行为当成一个段子在内外部的各个群里调侃 , 结果你猜怎么着?
那一年他的业绩猛增 , 很多客户都觉得自己就需要这样的“傻商业伙伴”!
有的同事直呼“看不懂” , 实际上是双方的价值观存在巨大的差异 。
这个老朋友这类的“傻事”干得挺多的 , 但是现在回头看看 , 我发现他的朋友特别多 , 每次碰到认识他的人 , 都对他赞不绝口 。
职场中他收获最大的就是他的信用和口碑 。
二、信用复利:每投入一份资源 , 都会在未来生成更多的回馈很多朋友都读过关于价值投资的书籍 , 这些书中都反复强调“做时间的朋友”、“实现时间尺度的复利增长”、“每天提升1% , 一年后收获37.8倍的收益”等正能量空话 。
这些价值投资的理论是没错的 , 但是具体怎么操作就不说了 , 最多用几个众所周知的案例来解说一下 , 毫无创新之意 。
事实上 , 很少有人能够实现基于时间的长期复利投资 , 更多的是实现几次关键事件的投资 , 而“信用”这种基于人际和社会关系的投资却可以实现长期的复利投资 。

信用 , 最好的财富
1、信用复利:介于物质和情感之间的心理货币
现实中的货币都是我们自己存入的 , 如果被消费了就从我们的腰包中转移走了 , 我们必须再次去赚钱 , 才能让腰包重新鼓起来 。
但是在人际关系中 , 我们的信用货币却是相反的 , 每一元的信用货币都是别人对我们的好感和看法 , 这些货币不是我们存入腰包的 , 而是别人存进来的 , 你花的现实货币越多 , 信用货币的腰包就越鼓 。
前面的那个老友他经常做的傻事就是喜欢花钱 , 能花自己的钱绝不花公司的钱 , 所以领导对他的每次活动和报销都很放心 , 公司内部审核时甚至发现“这个同事营销费用远低于平均水平”的异常现象 。
后来他申报个人金牌时 , 审批的领导直接就给他通过了 , 而对于其他申请的人还要开会讨论一下 。
2、慷慨:除了花钱 , 时间也“不必太值钱”
如果要排列一下个人最有价值的资源 , “时间”一定排在前三位 , 或者说“时间就是生命”、“时间就是金钱” 。
但是 , 一旦将时间当成最宝贵的资源 , 对它的使用精打细算 , 可能也会带来非常功利的短视 , 即对每一件事都会反复衡量“这件事是否值得做 , 对我是否有好处” , 最后可能失去得更多 。
这个老朋友的时间观也很奇特 , 就是舍得花时间陪着你 , 当然 , 可能也是与他长期出差在外有关系 , 没有家人的羁绊 。
在欧洲某个部门的时候 , 一个同事生病住院 , 前三个晚上他全程陪同照顾 , 一周之后出院的时候部门的人来接他出院 , 这个老朋友没来 , 他出差去了 , 但是这个生病的同事最念叨的还是他 。
这个生病的同事后来离职了 , 做海外贸易 , 一直想拉他入伙未遂 , 每次回国都会找他聚一聚 。


推荐阅读